新聞記者 狄鑫
通訊員 周黎 陳亦菲
9月7日,武昌理工學院2025級新生報到現(xiàn)場,兩張?zhí)厥獾匿浫⊥ㄖ獣?,串?lián)起一場跨越22年的溫情故事——該校2003屆校友曹鵬鵬、張揚分別將子女送入母校,從山東到武漢,900公里的奔波,既是送孩子開啟求學路,更是一場雙向奔赴的信任之約。
曹鵬鵬與張揚既是大學同窗,亦是山東老鄉(xiāng)。畢業(yè)后兩人返鄉(xiāng)發(fā)展,如今均成為單位骨干。今年孩子高考填報志愿時,兩人不約而同推薦了母校?!拔覀冏钫J可的,是學校的‘嚴管厚愛’?!?曹鵬鵬說,當年他們的輔導員林娟老師被大家親切稱為“林姐”,如今仍在學校任職,“有她在,我們特別放心”。據(jù)悉,曹鵬鵬的女兒高考成績距本科線僅差2分,在山東有不少公辦院??蛇x,因信賴母校規(guī)范的管理和教師的責任心,最終堅定選擇武昌理工學院。
張揚一家的送學場景更顯熱鬧——由爺爺奶奶、大姨、姑父等組成的 “十一人親友團”,四世同堂陪孩子報到。辦手續(xù)、鋪床鋪、拍全家福,校園里的每一處都成了 “親情打卡點”,一家人對學校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嚴謹?shù)闹刃蛸澆唤^口,親友們甚至當場表示:“明年家里還有孩子高考,首選武昌理工!”
報到當天,曹鵬鵬、張揚還與昔日的輔導員“林姐”重逢,三人并肩漫步校園,共憶青春歲月,感慨母校變遷。“以前這一帶很空曠,現(xiàn)在教學樓、宿舍、綠化都變了樣,發(fā)展太快了!” 校友的贊嘆里滿是自豪。
“從‘同學’到‘校友父母’,身份變了,但信任沒變?!?林娟老師欣慰地說,這些年常有校友將子女送回母校,“當孩子們踏進校門,我們收到的不僅是新生,更是一份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