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王媛
通訊員 周思思
實習生 何淑寧
小學英語如何在教學中育人?4月22日下午,湖北省楊文名師工作室在武漢市江漢區(qū)紅領巾學校(尚美校區(qū))舉辦教學研磨牽手開放活動,多學段英語教師通過觀摩聽課、互動提問等方式,深入探討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
在公開課上,紅領巾學校(尚美校區(qū))的陳姍姍老師展示了主題為《Unit 3 Television》(《第三單元 電視》)的小學五年級英語課。陳老師獨具匠心,以“電視歷史變遷史”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線,以時間為軸,引領學生們一同探尋電視發(fā)展的歷程,同時學習相關語言表達。
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還十分關注學生思辨意識的培養(yǎng)。她引導學生們感受不同電視節(jié)目、技術以及時代背景的變遷,鼓勵他們尋找百年電視史中的“變”與“不變”,從而深刻領悟“技術為器,匠心為魂”的價值觀。此外,她引導學生們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來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詞匯。在課堂上,陳老師巧妙地讓位給學生,邀請學生代表上臺進行指導和總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
課后,各位專家和老師進行了深入評課。正高級教師黃秋萍老師認為:“這節(jié)課設計巧妙,主題明確,以兩根主線設計,貼近生活,學生能將語言學習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參與度很高?!蓖瑫r,目標明確、層次分明,從電視發(fā)展史角度設計,通過對比1925年和今天的電視節(jié)目,巧妙引出“different”,從認識節(jié)目到介紹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層層遞進,兼顧了語言能力、思辨品質的培養(yǎng)?!瓣惱蠋煵扇⌒〗M合作的方式學習新詞匯,很好地利用了當今的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跨文化設計,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實現了從輸出到內化到輸入的閉環(huán)。”
白云老師基于深入教材、超越教材的角度對陳老師的課進行點評。她認為陳老師的課堂體現了課堂生活化、語言交際化的理念,以新標準、新技術、新樣態(tài)為導向,運用AI賦能,將外國小朋友與中國學生互動帶入課堂,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瓣惱蠋煵粌H了解中國學生的喜好,還想了解外國小朋友對電視節(jié)目的喜好,這種對文化的信任讓我印象深刻。”白云老師說,“我希望讓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可見,讓學習可見,讓思維發(fā)生,讓文化浸潤課堂,實現英語學科育人?!?/p>
武漢市教科院小學英語教研員朱蓉老師表示,英語教師不能只著眼于小學階段,更要關注學生發(fā)展,從發(fā)展的終點來反思小學教學?!瓣惱蠋熢谶@節(jié)課中,通過電視機發(fā)展史讓學生了解到電視的發(fā)展和節(jié)目制作手段的更新,激發(fā)了學生對我國技術革新的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敝炖蠋熣f。她還指出,陳老師的課堂有育人價值的高位引領、讓位、錯位和對位四大亮點?!瓣惱蠋熢诮虒W中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學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學習;關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踐行,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活動;關注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了不同層次的評價活動?!敝炖蠋熢u價道。同時,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議可以換一種思路,借助時間軸推進電視節(jié)目的日益豐富和多樣化,凸顯語言學習核心,達成育人目標。
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楊文老師認為,朗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陳老師為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啟蒙階段習慣,使用大量音視頻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陳老師將問題難度分解,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帶讀等方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理念下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學生們的優(yōu)美語音非常吸引人,剛才有老師在群里談論學生的倫敦腔,這為群里的初高中老師帶來了震撼?!睏罾蠋熣f道,“這充分展示了紅領巾小學作為名校學生的風采,也體現了平時課堂的規(guī)范和高標準訓練要求?!彼€表示,這堂課節(jié)奏流暢,師生互動默契,展示了和諧美好的英語課堂。
在互動環(huán)節(jié),針對“如何在常規(guī)課程上平衡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困惑,有教師建議:“課時緊任務重的時候,要聚焦教材精髓,關聯不同單元知識點,通過分析教材做好英語啟蒙,以此培養(yǎng)思維能力?!边€有教師強調:“一定要轉變觀念,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從每節(jié)課做起,讓課堂變得樂學善學,精心備課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