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洪晶
為深化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4月11日,武漢市第十七初級中學及武漢市司法局漢陽強制隔離戒毒所聯(lián)合開展了“所校協(xié)同護未來·禁毒教育零距離”活動,為百余名中學生量身定制了一堂“生命必修課”。通過沉浸式警示、對話式反思、場景化認知,讓學生們在震撼中看清毒品真相,在反思中立下拒毒誓言。
戒毒所民警受邀擔任“禁毒導師”,結合青少年涉毒典型案例,通過專題講座+仿真模型展示,揭露第三代新型毒品的隱蔽性——看似普通的“郵票”“糖果”含有合成大麻素,一次沾染可能導致終身腦損傷。
通過主題課堂,民警逐一拆解“跳跳糖”“電子煙”等毒品的化學危害,學生們緊盯模型連連追問:“如果陌生人遞來這樣的‘零食’,我們該怎么辨別?”民警則用專業(yè)知識一一作答,某同學連連感嘆:“現(xiàn)在的毒品太能‘裝’了,以后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強警惕?!?/p>
在戒毒所民警引導下,學生們走進封閉管理區(qū),觀察戒毒人員日常生活:宿舍內物品按編號統(tǒng)一擺放,活動時間規(guī)范有序,連飲食起居也有嚴格管理規(guī)范。“原來規(guī)范的作息背后,是個人選擇權的完全讓渡?!睂W生們對比自己可自主規(guī)劃的學習生活,紛紛意識到毒品剝奪的不只是健康,更是掌控人生的自由。
在教育矯正中心,一場特別的“禁毒警示課”正在開講。兩名戒毒人員以“特殊教員”身份講述親身經歷:“我曾以為吸毒是‘有個性’,直到母親在探訪時哭著說‘寧可沒生過我……’”講述者聲音顫抖,臺下學生眼神閃動。民警適時引導思考:“他用十年青春換來的教訓,值不值得你們用一秒好奇去冒險?”
“禁毒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要讓青少年在體驗中形成深刻認知?!蔽錆h市第十七初級中學德育校長胡平波表示,此次活動是學校與戒毒所深化合作的重要實踐,未來將依托“所校協(xié)同”機制,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通過情景劇創(chuàng)作、社區(qū)宣傳實踐等延伸課堂,讓禁毒意識根植學生心間。此次“零距離”禁毒教育活動以沉浸式、互動式體驗打破傳統(tǒng)宣教模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種子,為構建平安校園、無毒社會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