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張淵
通訊員 盧福明 王力軍 姚傳龍
“量子糾纏,無論粒子之間相隔多遠,測量其中一個粒子必然會影響其它粒子?!?月14日,26名科學工作者在武漢市黃陂區(qū)第一中學、李集小學和前川街的中小學同步開講,量子物理、生命科學、航天工程和病毒與人類疾病等前沿熱門科學知識異彩紛呈,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場知識與啟迪并重的科普大餐。
每一講都是一把科學密鑰
在黃陂一中專場,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院研究員馮芒以量子的“前世”講起,為大家闡明了“世界一切都是有概率的”這一科學思想,介紹了量子世界的幾種基本規(guī)律——幾率波、疊加性、糾纏性;再到量子的“今生”,比如生活中的晶體管、激光和GPS等,并重點指出了量子計算機的運行原理與未來發(fā)展走向。
“2016年,中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在國際上率先實現(xiàn)千公里級的量子糾纏分發(fā),證明這種令愛因斯坦都感到困惑的‘遙遠地點間的詭異互動’在這樣大的尺度上依然存在。”馮芒介紹,他的研究工作不僅是要揭示微觀世界里的量子現(xiàn)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還要在宏觀世界里操控微觀粒子的量子性質,讓這些量子性質為人類服務。他激勵同學們投身到相關物理學科的基礎研究領域,為人類未來的科學研究添熱發(fā)光。
“這是我從未接觸過的奇妙世界!”高一吳云濤同學說,“量子技術不僅令人著迷,還會改變未來世界,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意義?!?/p>
綠色超級英雄:農業(yè)如何成為環(huán)境的守護者?空間引力波探測、顯微鏡下的水中生物王國、大數據發(fā)現(xiàn)之美……就在同學們探秘量子力學之時,十余位專家也走進黃陂一中各班課堂同時開講。精彩的講座引起了同學們對前沿科學的極大興趣,紛紛踴躍提問。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如今,綠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手中!”
“一瓶普通的江水,在科研人眼中,可以得知,這條江里有哪些種類的魚?!?/p>
“翻開豐富的課程表,宛如一把把進入奇妙科學世界的密鑰?!蓖瑢W們積極和專家交流,分享心得。
十余所中小學同步進行
據悉,本次“校園科普黃陂行”活動由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武漢分會、九三學社湖北省青年工作委員會聯(lián)合主辦。
當天,26名科學工作者走進包括黃陂一中、實驗中學、前川一中等10余所中小學。青年科學家代表、黃陂一中校友鄭燁煒表示,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都是工作在科研一線的骨干,此次活動旨在為同學們心中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培養(yǎng)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未來為祖國的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貢獻力量。
課堂現(xiàn)場,專家們通過寓教于樂、深入淺出的形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相比課本知識,科學家們的研究往往是跨學科的。因此,還是高中的我們,更不能過早局限自己。”黃陂六中高一的王同學說。
“每一項成果的出現(xiàn),背后都是無數人長期潛心研究的成果。探秘科學,除了興趣,也要有耐心?!秉S陂區(qū)實驗中學初一的李同學感慨。
據了解,近年來,牢記“科學普及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的要求,武漢市黃陂區(qū)教育系統(tǒng)通過邀請科技工作者、黃陂杰出校友等方式開展科學普及,同時組織木蘭學子進入高校與科研院所實驗室了解科技前沿動態(tài),堅定科技報國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