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狄鑫
通訊員 黎秀秀 藍李丹
4月16日上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泛悅城云朵幼兒園中班、小班20余名師生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博物館,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主題研學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學前教育。
活動伊始,在志愿講解員陳一伊的引導下,萌娃們在象征民族文化交融的“團結樹”前停下腳步?!按蠹铱?,這棵民族團結樹,堅實的主干代表中華文化,繁茂的枝葉象征著56個民族文化。” 講解員生動形象的比喻,讓孩子們仰起小臉,好奇地觀察著各民族文化元素,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館內《美美與共》《工藝奇葩》等七大主題展廳,變成了趣味十足的課堂。伽倻琴、銅鼓、三滴水床、黃平銀帽等一件件珍貴文物,不僅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絢麗多姿,更鐫刻著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印記。參觀過程中,萌娃們仿佛置身于一場文化闖關游戲。講解員巧妙拋出問題,孩子們紛紛化身“小小文化尋寶者”,積極參與互動,探尋藏品中蘊含的文化價值。寶貝們興奮地說:“參觀博物館就像在闖關,每一關都有特別的‘寶藏’等著自己?!?/p>
此次研學活動,將民族學博物館從傳統(tǒng)的“藏品庫”轉變?yōu)槌錆M活力的“育人場”,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民族團結教育,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幼兒心中生根發(fā)芽,充分發(fā)揮了高校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參觀博物館非常開心,想要記住館內這些精美的文物。
【溫馨提示】
“百校千館”平臺是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統(tǒng)籌指導,依托新聞建設的湖北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點擊“新聞”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百校千館”,可進入“百校千館”平臺,免費預約湖北省各類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