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武漢四中學子踐行隆平精神,“博學農場”里續(xù)寫“禾下乘涼夢”
      2025-04-04 14:00:00 來源:極目新聞

      新聞記者 狄鑫

      通訊員 王雯婷

      實習生 劉秀梅

      清明風起,松柏凝翠。4月3日下午,武漢第四中學舉辦了一場莊重而意義深遠的“傳承隆平精神,播撒科學火種”主題紀念活動,深切緬懷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通過頒發(fā)“袁隆平特別獎”、參觀校史館袁隆平專題展區(qū)、開墾博學農場、播種農作物等系列活動,激勵全校師生傳承“種子精神”,賡續(xù)“禾下乘涼夢”。

      武漢四中的前身漢口博學中學,歷史底蘊深厚。1946年至1948年,袁隆平在此度過了高中時光。在校期間,他以真誠待人、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完美詮釋了學校 “勤苦博學” 的校訓。袁隆平曾多次提及,這所百年學府對他的成長有著決定性影響,“博中是我最感親切的母校!”1995年,袁隆平在母校設立 “袁隆平獎學金”,鼓勵學子在文、理、體、藝等多領域全面發(fā)展。為進一步激勵學生秉承先輩遺志,培育新時代全面發(fā)展人才,學校于2022年增設“袁隆平特別獎”。

      34名學子獲得“袁隆平特別獎”

      在學校的博學禮堂,34名獲得“袁隆平特別獎”的學生依次上臺、接受頒獎,現場掌聲雷動。武漢四中校長龔文莉在致辭中表示:“袁隆平院士雖已離去,但他留下的精神種子,已在武漢四中這片土地上扎根。袁老說人要像一粒種子,做一粒好種子。我們紀念袁老,就要傳承他的‘種子精神’—— 志存高遠,扎根祖國大地?!?/p>

      高三(2)班的丁宇陽同學發(fā)言

      高三(2)班的丁宇陽同學作為 “袁隆平特別獎” 獲得者發(fā)言:“高二到高三,面對繁重課業(yè)與考試挫折,我曾迷茫焦慮。但了解到袁爺爺歷經無數次失敗仍不放棄,最終取得突破性進展,袁爺爺的精神像一粒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fā)芽,給了我繼續(xù)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學生坐在復原教室里聽袁老的成長故事

      在武漢第四中學的校史館二樓,有一間復原的教室,陽光透過老式百葉窗灑下,講臺上袁老的銅像靜靜矗立。幾張木制桌椅擺放整齊,教室第三排的課桌尤其特殊。“同學們,這里曾坐過兩位中國工程院的院士,一位是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同桌是同為工程院院士的林華寶,也是我國著名的空間技術專家?!倍嗝咭粚W生端坐臺下,聆聽丁霽雯老師介紹,了解袁隆平院士在武漢四中的高中學習經歷。透過一張張珍貴手稿、照片及與袁隆平與母?;拥臍v史資料,追尋院士足跡,默默許下勤學上進,科學報國的夢想。

      學生參觀校史館內袁隆平專題展區(qū)

      走出校史館,來到學校的“博學農場”——一片剛剛開墾出的300平方米土地,被規(guī)規(guī)整整劃分為16塊水稻種植基地和一塊水稻試驗田。學校分田到班,由同學們親手種下辣椒、茄子、番茄等各種蔬菜,以實際行動踐行袁隆平精神。高一(2)班的王思睿和黃翁迪兩位同學,一邊澆水一邊興奮地說:“我們種的是番茄幼苗,希望我們自己也能像番茄種子一樣,汲取知識養(yǎng)分,茁壯成長,將來成為有用之才!”高一(6)班的朱家順同學一邊種下花生種子,一邊感慨:“這一粒?;ㄉN子,讓我想起作家許地山的《落花生》,我希望自己能收獲勤勞務實的果實?!?br>

      “博學農場”里播種忙

      “我們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多元互動活動,實現‘緬懷、傳承、踐行’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讓袁隆平精神在新時代校園中生根發(fā)芽?!毙iL龔文莉說,“未來將把博學農場進一步開發(fā)成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讓同學們通過親身勞動,感受種子的萌發(fā)與成熟,等果蔬成熟后,將進行義賣或捐贈給養(yǎng)老院或需要幫助的人們,不僅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也是以另一種形式紀念袁隆平先生,賡續(xù)‘禾下乘涼夢’?!?br>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