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見習記者 張靜嫻
通訊員 徐卓溢
“你好,朋友們,我們有緣來相聚……”9月19日,武漢市武昌區(qū)瑞福年華頤養(yǎng)中心,一群年輕人彈奏吉他,唱起自編的歌曲。爺爺奶奶們跟著旋律手舞足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這群年輕人是武漢音樂學院“樂心音樂治療志愿服務隊”的師生。12年來,這支隊伍頻頻走進養(yǎng)老院、特殊教育學校、社區(qū)、中小學,嘗試用“音樂治療”來幫助需要心理安撫的人們。
歌聲響起,讓爺爺奶奶露出笑容
“下次能不能給我們放《瀏陽河》?”9月19日上午,在瑞福年華頤養(yǎng)中心進行的音樂治療活動結(jié)束后,邵奶奶意猶未盡地向志愿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過去的1個小時里,志愿者帶著爺爺奶奶們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熟悉的旋律讓爺爺奶奶們十分積極,哼唱的同時還跟著志愿者學習簡單的揮手、比心等手勢動作,他們隨著音樂律動身體,與志愿者熱情互動。情到深處,幾位爺爺奶奶還分享起他們年輕時的故事,露出了溫暖燦爛的笑容。
當爺爺奶奶們?nèi)谌肫渲?,志愿者請他們分享這次活動的感受時,鄧奶奶毫不猶豫地給這次活動打了100分,表示非常開心。張奶奶在活動過程中多次熱淚盈眶,她滿含熱淚告訴新聞記者:“她們特別好,陳杭他還給我照相,教我畫畫、唱歌。他不嫌棄我,什么都幫我。”
她口中的陳杭是武漢音樂學院2021級音樂治療專業(yè)的學生,上學期在這里進行了十余次的音樂治療志愿活動,并與張奶奶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他說:“張奶奶特別喜歡我們的音樂治療,她說在活動中她能體驗到特別多的幸福感?!?/p>
“在上學期最后一次音樂治療時,張奶奶情緒非常激動,她很害怕這次結(jié)束之后不能和我們一起唱歌了,所以在中間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時她會打斷別人的分享,催促我們快點唱歌?!标惡蓟貞洠敖Y(jié)束時張奶奶哭了很久,拉著我的手一直說舍不得我們走?!?/p>
張奶奶的子女并不能常來看她,在養(yǎng)老院大多時候她是安靜而孤獨的,而在每一次音樂治療中,她是開心而幸福的。陳杭在活動結(jié)束后,也多次前往養(yǎng)老院探望張奶奶,他也表示,“我覺得音樂治療能給他們帶去陪伴,填補他們內(nèi)心的空白,可以看到他們唱歌時都是很自信、自豪的?!?/p>
志愿者們希望“用音樂點亮心靈之光”,而他們自己也更好地實踐了專業(yè)知識。陳杭說,通過志愿服務感受到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是有用的,希望將來能在音樂治療師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艱難破冰,幫星兒建立規(guī)則意識
除了老年群體,團隊還關注兒童殘障群體,在武漢市盲童學校、武昌區(qū)培智中心學校長期開展藝術療愈志愿服務,幫助特殊孩子更好地感受世界,為他們進入社會搭建溝通的橋梁。
金雍新是2022級音樂治療專業(yè)的學生,讀大二時開始參與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治療活動。孤獨癥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相較于其他人群,“星兒”的治療反復性非常高,遇到的困難也格外多。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叫小馬的11歲男孩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馬的認知回路里,他想要一個東西時只需要習慣性地哭鬧,如果得不到便會大喊大叫甚至砸東西,而且他不太與人交流,開口也只是自言自語。
針對他的情況,志愿團隊設立了獎勵機制,讓他明白需要完成活動才能獲取獎勵?!拔蚁肼牎栋堮R》”,當小馬提出這種訴求時,金雍新他們會告訴小馬,他需要在音樂中配合他們組織調(diào)試的指令,完成活動才能給他放歌。在這種反饋機制的長期引導下,小馬逐漸建立了規(guī)則意識。
“最開始活動時他不愿意進圈參與,但最后幾次活動時他情緒很高,會回答一些問題,跟著唱歌,能和我們好好溝通。”金雍新作為治療的全程參與者,能明顯感受到小馬社交能力的提升。
“南南想玩(音箱)能不能給南南玩?”這是小馬有一次主動告訴金雍新他的小名,這也表明在長久的相處中金雍新逐漸走入小馬的內(nèi)心,“那一瞬間我真的特別感動,非常有成就感。”
薪火相傳,用專業(yè)踐行志愿精神
“我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有這么多好老師和哥哥姐姐陪著我?!边@是一個孩子參加音樂治療后寫下的反饋信。這些年,“樂心音樂治療志愿服務隊”也會走進普通中小學,用音樂幫助學生排解負面情緒。
音樂治療專業(yè)的研二學生徐卓溢上學期在武漢一所中學參加了音樂治療并擔任“主治”,一個學期的接觸下來,她能明顯感受到來訪者的變化:“一開始時來訪者很少和我們講話,戴著口罩,活動經(jīng)常冷場,但最后他們愿意摘下口罩,和我們交流打趣,開始不愿意聊的話題也會跟我們開始聊?!?/p>
老人能獲得陪伴,學生能變得積極,音樂治療在提升來訪者身心健康上有明顯作用。目前,國內(nèi)開設音樂治療專業(yè)的學校還相對較少,武漢音樂學院便是其中一所。
2012年,武漢音樂學院成立“音樂治療志愿者協(xié)會”,后發(fā)展成志愿服務隊。2022年,徐鳳萍博士通過人才引進回到母校武漢音樂學院,成為音樂治療專業(yè)負責人,她進一步將音樂治療服務群體擴充到了大中小學、老人院和特殊學校等,將志愿服務延伸至全生命周期,團隊現(xiàn)有“樂伴夕陽”“聲聲入心”“音樂加油站”等多個運行項目。
在來到武漢音樂學院之前,徐鳳萍已有5年的音樂治療實踐經(jīng)驗。在武漢盲童學校,她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jié)假日,把業(yè)余時間全部投身到盲童與其家庭的心理輔導,不僅幫助盲童走出陰影,也讓家長釋懷過去,擁抱生活。
徐鳳萍說,音樂治療活動看似只有短暫的一小時,但是老師和同學們卻需要提前一周進行方案設計并進行演練?;顒又兴麄円J真觀察每名來訪者的表現(xiàn),結(jié)束后還要整理總結(jié)分析報告,讓下一次的活動更具針對性。
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音樂治療師對個人能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很多學生仍表示未來想成為一名音樂治療師,他們讀研讀博,在實踐中鍛煉自身,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前行。
“你們要站在老師的肩膀上去做更好的發(fā)展?!边@是徐鳳萍經(jīng)常對她學生說的一句話。如今,從一個個參與者臉上的笑容中,她看到了堅持的價值,看到了精神的傳承,也看到了這個專業(yè)更好的未來。
(圖片由“樂心音樂治療志愿服務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