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羅瑞臨 王含琦 譚梓怡 李思彤
在廣袤的鄉(xiāng)村大地,紅色資源底蘊豐厚。8月27日至30日,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走進湖北黃岡市紅安縣和英山縣兩地,開展《紅色經典閱讀與傳播》社會實踐課程暨“大學生紅心宣講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青春印記書寫在祖國的田間地頭和鄉(xiāng)間村中。
課程主講教師王麗教授介紹,本次課程和社會實踐以學生為本,旨在通過一系列紅色宣講實踐以及主題社會調研,引導新聞學子領悟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賡續(xù)紅色基因,培養(yǎng)具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全媒體未來新聞人才。
“大學生紅心宣講團”第一站前往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首先邀請紅安革命紀念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喜坤為同學們講解紅安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之后赴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革命紀念園、紅安縣檔案館和董必武故居實地教學。在革命烈士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qū)革命紀念館學術委員會專職委員王桂娥教唱紅安革命歌謠《送郎當紅軍》,講述歌曲背后的紅色歷史。
同學們還來到紅安七里坪鎮(zhèn)熊家咀村,探訪時代英模姜能山,聆聽他六十五載守護紅軍烈士墓的感人故事。在列寧小學舊址,同學們與列寧小學同學們在七里坪長勝街同上一堂課,大手拉小手,共唱《八月桂花遍地開》。列寧小學周沁老師認為:“小學生走進大學課堂共同學習,這種現(xiàn)場教學形式非常有新意,我們小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收獲很大!”
“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眾不能做的事,黨員自己首先不做……”觀音閣村家書亭上,秦光遠將軍的家書字里行間飽含深情。秦光遠之侄、觀音閣村黨支部書記秦秋平說:“觀音閣村的紅色文化資源很豐富,所以我們村這幾年都在深耕紅色文化?!?/p>
師生一行第二站,則來到長征國家公園英山園區(qū),聆聽湖北省史志專家?guī)鞂<摇⒃⑸娇h志辦公室主任、編審程鐵強專題講座紅二十五軍英勇事跡,先后參訪紅二十五軍長征集結地舊址郁氏宗祠、鄂豫皖省委常委擴大會議舊址“安家老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舊址“安家新屋”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征集結革命歷史陳列展。
此外,紅心宣講團成員還組織了朗誦、情景劇、講紅色故事等紅色宣講活動。陳翾翾同學說:“重走長征路、爬牛脊骨山、誦讀詩歌《英雄》、訪談紅色陶家河村村民,我們運用新聞專業(yè)特長與優(yōu)勢,創(chuàng)作系列紀實報道作品和微電影等作品,讓同學們意識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更感悟到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會到了紅軍長征的偉大?!闭{研組王宇帆同學說:“做采訪的實際要求跟書中所寫的不完全一樣,只有真正到采訪對象面前,一次次試錯,才能慢慢摸索出訣竅”。
活動結束后,不少同學表示深刻領悟了紅色精神的內涵和紅色文化的價值。李思彤同學說:“通過本次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我們不僅品味了紅色文化的歷史,更見證了紅色文化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的實際作用,讓我增長了見識,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傳播紅色文化的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