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通訊員程聰瑞、王鵬、杜志章)11月16日至17日,由華中科技大學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湖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全球治理?東湖論壇”在該校舉行。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共同安全與全球治理”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開幕式上,華科大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業(yè)勤表示,國家治理研究院堅持以“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zhàn)略”為宗旨,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重大”的要求,致力于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本屆論壇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臺,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碰撞思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圍繞全球范圍內的政治安全、經(jīng)濟安全、社會安全、環(huán)境安全、文化安全等多個重要議題,為共同安全與全球治理尋求創(chuàng)新思路和可行方案。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陳郭華表示,十年來,國家治理研究院堅持積極推進治理理論探索和政策咨詢,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問題研究,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成為在全球治理領域有一定影響的研究平臺。這既是華中科技大學在全球治理研究領域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也彰顯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面向時代、關注現(xiàn)實、銳意進取的使命擔當。
湖北省社科聯(lián)副主席劉衛(wèi)橋指出,湖北作為社科大省,有責任有義務為推進共同安全和全球治理貢獻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本次會議以“共同安全與全球治理”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恰逢其時,彰顯了會議主辦方對這一重大議題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對世界未來和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
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教授介紹,本次研討會以“共同安全與全球治理”為主題,希望能夠探討三種安全演進邏輯的內在交織與互動,一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中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建構邏輯,二是世界百年未有變局中全球安全格局的重構邏輯,三是全球化轉型期各國和全球安全觀的重構邏輯。希望會議能夠在思想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上作出更加突出的貢獻,為中國和世界的共同安全格局的健康構建貢獻微薄之力。
本次論壇共設置三場主旨報告和兩場青年論壇。來自中國、馬來西亞、英國、美國、俄羅斯、奧地利、摩洛哥、馬其頓等國家的39位專家和24位青年學者在大會發(fā)言。
主旨報告中,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華僑大學副校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林宏宇,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文科講席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房寧,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華威大學社會學系奧古斯特?孔德社會認識論講席教授史蒂夫?富勒等來自海內外相關學會、研究會、高校、科研院所的39位專家學者,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全球安全問題、大國關系與全球安全治理等話題發(fā)言。
青年論壇中,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高校的24位青年學者圍繞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新時代網(wǎng)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治理、非傳統(tǒng)安全治理等話題進行發(fā)言。
本次研討會還舉行了“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格拉茨大學孔子學院全球治理聯(lián)合研究中心”揭牌儀式。研究中心將匯聚來自各界的智慧,研究全球熱點問題,為國際社會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持與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