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固原10月7日電(李佩珊馬富強)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90周年。10月7日,來自多所高校、部隊、紅軍長征沿線城市有關代表和協會組織代表、寧夏相關廳局和有關市縣(區(qū))代表及固原市各界代表等1500余人沿著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的原路線,開展“重走長征路·翻越六盤山”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暨“行走的思政課”徒步實踐活動。大家一同追尋紅色足跡,在“沉浸式學習”中深刻領悟長征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汲取永不懈怠的奮進力量,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后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六盤山蓮花溝溝口,是這次“重走長征路·翻越六盤山”徒步實踐活動的起點。據考證,1935年10月7日凌晨,毛澤東主席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主力就是從這里翻越六盤山到達青石嘴。也正是這次成功翻越六盤山,中國革命從此一路走向了勝利,六盤山也因此被譽為“勝利之山”。
活動中,參與者沿著當年的長征行軍路線,徒步14.35公里,從蓮花溝口出發(fā),翻越六盤山,到達青石嘴戰(zhàn)斗紀念碑。這一路基本都是上坡路,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山頂海拔達到2808米,且都是狹窄的土石路,路況比較復雜。途中,大家經過見證軍民之間的魚水情深的紅軍泉和寄托著當地老百姓對共產黨、紅軍深厚的情感的紅軍墓等地,用腳步踏尋革命先輩的足跡,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長征精神。
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的學生楊燦與同學一同參加此次重走長征路活動,站在山頂的他激動不已,也感慨萬分。他表示,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壯舉,它不僅是一段艱苦卓絕的征程,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六盤山,這座巍峨的山脈,見證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艱辛與輝煌。“我們當銘記這段歷史,弘揚長征精神,把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彼f。
固原市委書記滑志敏表示,此次徒步實踐活動,是對紅軍長征的深切紀念,也是對長征精神的傳承弘揚,更是用好寶貴精神財富、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一次具體實踐。重走長征路,翻越六盤山,不僅是體力的極限挑戰(zhàn),也是心靈的洗禮,更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領悟,就是讓大家在“沉浸式學習”中深刻領悟長征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汲取永不懈怠的奮進力量。
固原是革命老區(qū)和紅色資源富地,一首名揚中外的《清平樂·六盤山》,一回載入史冊的將臺堡勝利會師,一段傳為佳話的“單家集夜話”,一場別有意義的青石嘴戰(zhàn)斗,一次將臺堡新長征路的偉大號召,讓固原深深印刻上了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近年來,固原市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富集優(yōu)勢,開展好“重走長征路·翻越六盤山”等群眾文化活動,舉辦好“行走的思政課”等實踐活動,不斷擦亮“不到長城非好漢、走好新的長征路”紅色品牌,并不斷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紅色研學、教育培訓及文創(chuàng)產品,為建設寧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態(tài)文旅特色市開辟了融合發(fā)展新路徑,現已成為西部重要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