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馬卿記者王曉宇)近日,一名53歲的女子在吃魚時,不小心吞下魚鰓部的魚刺,魚刺深嵌在食道,距離主動脈僅2mm。因取出難度較大,患者被連云港市急救中心連夜轉往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后在該院醫(yī)生幫助下成功將魚刺取下。
事情發(fā)生在3月2日晚上9時許,連云港市急救中心接到求助,一名女子在吃魚時魚刺扎進食道,距離主動脈僅2mm。經當地醫(yī)院評估,魚刺取出難度極高,若處理不當,可能刺穿食道并損傷主動脈,導致致命性大出血?;颊呒凹覍偕套h后,決定前往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
接到任務后,連云港市急救中心海州區(qū)醫(yī)院急救分站的醫(yī)生辛爽、護士趙九雯、駕駛員陳楠,駕車連夜護送患者前往南京。途中,醫(yī)護人員全程監(jiān)護患者狀態(tài),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并采取措施防止因顛簸或吞咽動作導致魚刺進一步損傷主動脈。數小時后,救護車安全抵達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抵達后,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專家團隊立即展開救治。經過胃鏡檢查和CT評估,醫(yī)生迅速制定取出方案,并最終成功取出魚刺,患者轉危為安。
“疾馳千里護生命,仁心仁術暖人心?!苯?,患者家屬專門趕往連云港市急救中心送錦旗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急救醫(yī)生提醒遇到卡魚刺的情況,科學的處置方法有以下幾種:
1.避免過度咳嗽或吞咽,以防魚刺刺得更深或損傷食道。
2.若能看見(卡在喉嚨淺表)可以嘗試輕咳排出,若無效,及時就醫(yī)。
3.若無法看見但有異物感(魚刺較深),應選擇盡快就醫(yī),讓醫(yī)生用專業(yè)工具取出。
不少人被魚刺卡住,會選擇喝醋軟化魚刺或者吞咽饅頭、大米飯等,急救醫(yī)生表示,這些做法均不可取,喝醋軟化魚刺,醋酸濃度不足,軟化作用極其有限,反而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刺激食道,加重不適或引起炎癥。吞咽饅頭、大米飯等方法,則可能導致魚刺更深入食道,甚至刺破器官,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急救醫(yī)生提醒,預防勝于治療。吃魚時細嚼慢咽,避免大口吞食,特別是魚刺較多的品種,如草魚、鯽魚等,食用時更要細心挑刺。被魚刺卡住后,務必科學處理,謹記避免誤區(qū),才能真正化險為夷。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