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海底纏繞的彩色珊瑚,各色熒光交織而成的“腦地圖”浮現(xiàn)在電腦上。手指電腦屏幕,衠奧生物技術(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衠奧生物”)科研人員魯海琴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可不是什么水草,而是病毒?!?/p>
提及病毒,不少人肯定會大驚失色。但在這里,研發(fā)人員把病毒提純后作為“工具病毒”,讓其攜帶熒光蛋白,點亮大腦的神經細胞和神經網絡,幫助腦科學研究人員探索大腦“黑匣子”的秘密。
就像實驗小白鼠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實驗體和好幫手一樣,提純后使用的“工具病毒”也是腦科學研究的好工具。
繪腦圖譜
“工具病毒”用熒光點亮腦神經
衠奧生物工作人員使用顯微鏡看腦片病毒的表達情況。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人腦是宇宙中最復雜、最神秘的結構,腦科學一直被視為人類理解自然界現(xiàn)象的“終極疆域”。
為了解人腦的結構和功能,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要想知道大腦如何運行,首先要了解組成它的神經細胞是如何組織和連接的,這些復雜的神經細胞相互連接形成了腦圖譜。而“工具病毒”,就是腦圖譜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好幫手。
“研究大腦中神經細胞和神經網絡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等,都需要用到‘工具病毒’?!毙q奧生物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馮魏巍說。“工具病毒”可以看成是一輛“小推車”,搭載著各種顏色的熒光蛋白,通過立體定位注射進入遍布著神經細胞的錯綜復雜的大腦中,感染特定的神經細胞并迅速增殖和傳播,所到之處留下“綠色或紅色的熒光”,就像在地圖上標出路線圖一樣,讓研究人員通過特殊的顯微鏡,一目了然地看到以往難以辨認的神經細胞形態(tài)及其相互連接。
“工具病毒”聽起來仍然讓人害怕,對人體真的沒有危害嗎?魯海琴說:“改造后的‘工具病毒’劑量很小,而且不會自我復制,保證了其安全性?!?/p>
將一試管的透明液體緩緩注射進試劑盒里,她告訴記者,這便是提純后的病毒,只需不到頭發(fā)尖大小的一滴,就能起到作用。
治病
“工具病毒”用正確基因修復基因突變
研發(fā)工程師在昆蟲桿狀病毒表達系統(tǒng)研發(fā)試驗中。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響應國家號召,近年來,國內腦科學基礎研究和神經精神疾病相關藥物研究越來越多,如帕金森、抑郁癥等疾病,都與大腦神經脫不開干系。只有對大腦研究愈加深入,才能夠找到致病機制,對癥下藥。
而對“工具病毒”的開發(fā)和應用,不僅能幫助研究人員探秘復雜的大腦,對臨床醫(yī)學也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許多罕見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把正確的基因片段裝載到病毒,再將病毒注射進體內,按圖索驥,讓病毒對錯誤基因進行修復?!瘪T魏巍說,衠奧生物正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前研究轉變,其設計出的多種病毒“運輸”藥物已在實驗小白鼠和猴子等實驗體身上進行試驗。
馮魏巍介紹,公司總部位于深圳,共投入8000余萬元建立了細胞與基因治療研發(fā)平臺,建立了世界上品種最全的病毒載體工具庫,獲得了40余件發(fā)明專利。
根據研究者的不同需要,該企業(yè)還能實現(xiàn)“工具病毒”的“私人定制”。魯海琴解釋:“由于基因功能多樣性,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的需求各不相同。根據客戶要求,我們可以設計和構建不同的工具病毒攜帶熒光蛋白,讓特定大腦神經網絡可視化,或者攜帶特定基因,讓基因疾病得到治療?!?/p>
自立自強
科研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
研發(fā)工程師正在進行哺乳細胞表達系統(tǒng)轉染試驗。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衠奧生物由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的徐富強博士創(chuàng)立。
在中國“十三五”期間,美國、歐盟和日本已啟動腦計劃,中國也在拼命追趕,華中科技大學以“腦空間信息學家”駱清銘為代表的腦科學團隊、中科院物數所神經影像研究組等,都在致力于人類腦圖譜繪制的研究。
2007年,徐富強博士回到武漢,在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后并入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院)從事大腦神經領域的基礎研究。
數目近乎無窮的神經環(huán)路是大腦的結構基礎,研究期間,團隊一直苦于國內沒有合適的研究工具。徐富強博士說,當時,“工具病毒”只在歐美國家才有,價格高昂加上運輸不便,“要想做相關研究,只有托人帶回來一點”。
解決問題,就是突破的開始。在武漢,徐富強博士帶領著10人研究團隊,開始刻畫“工具病毒”的雛形。
“工具病毒”培養(yǎng)出來后,徐富強博士團隊專門跑去送給各大科研中心,“一是當時大家都缺少研究工具,二是得到使用者的反饋后,我們也能進一步改進”。
研究過程也經歷不少阻礙。2014年,徐富強博士團隊正在攻克一項病毒實驗。換了好幾組研發(fā)人員,時間也過去了好幾個月,實驗卻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作為徐富強博士的學生,林博士接手了這項實驗。他說:“就像做包子一樣,不同的皮搭配不同的餡料,排列組合成千上萬,方案設計很復雜?!?/p>
剛接手時,林博士從頭排查失敗的各項原因,大量瀏覽國際文獻、專刊,不斷調整實驗方案。白天有日常工作,意味著只能擠壓休息時間?!袄鄣箾]什么,主要是一直放心不下?!被貞浧鹉嵌螘r間,林博士笑著說自己每隔幾小時就忍不住跑去實驗室,觀察培養(yǎng)皿的細胞變化。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到病毒被培養(yǎng)出來的那一天。在顯微鏡下發(fā)出熒光的“工具病毒”,照亮了培養(yǎng)皿中的一小塊區(qū)域,也照亮了團隊的信心。
像林博士這樣專業(yè)扎實、技術過硬的高精尖人才,是衠奧生物的主力成員。據了解,該公司研發(fā)人員占公司總人數八成以上。
“我們目前獲得了60多項技術專利,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瘪T魏巍說。眼下,衠奧生物已實現(xiàn)高效安全的大規(guī)模病毒載體制備,為武漢、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內外上千家科研中心提供前沿的“工具病毒”和技術服務。
產業(yè)開發(fā)
在漢布局研發(fā)生產基地
衠奧生物研發(fā)工程師正在進行哺乳細胞表達系統(tǒng)轉染試驗。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中提到,瞄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zhàn)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2011年,徐富強團隊踏入“工具病毒”領域,蓄力待發(fā),10年后,衠奧生物在武漢、深圳同步注冊成立,10人擴展為百人。其以深圳為公司總部,將試劑的生產和部分研發(fā)基地布局在武漢。其總部企業(yè)在去年8月完成了中科天使基金領投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同濟醫(yī)院、協(xié)和醫(y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武漢多數醫(yī)學研究機構都是衠奧生物的合作伙伴。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與我們保持著長期的聯(lián)系,武漢獨特的人才優(yōu)勢為我們這樣的高精尖公司輸送著連續(xù)不斷的新鮮血液?!碧峒拔錆h,馮魏巍稱這是團隊的第一選擇。
馮魏巍說,作為大健康賽道上一家“小而美”的企業(yè),衠奧生物核心團隊早年在武漢發(fā)展壯大,未來,也將在武漢開拓。
“工具病毒”有助于觀測到
漸凍癥、抑郁癥等疾病病變
衠奧生物研發(fā)工程師使用分析天平精確進行密度梯度超高速離心樣品配平。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作為“工具病毒”研究領域的專家,衠奧生物技術(武漢)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馮魏巍近日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回答了市民關心的問題。
長江日報記者:“工具病毒”注射在人體內有毒性嗎?
馮魏?。骸肮ぞ卟《尽笔潜获Z化后的“假病毒”,不會自己復制,也就不會讓人生病,完成使命后的“工具病毒”最終會被人體自然代謝掉。被選擇用于治療的病毒載體一般是自然界進化而來的,比如腺相關病毒(AAV),本身就隱藏于大多數人身上,目前研究并沒有說明其存在對人體有危害。
長江日報記者:“工具病毒”可以幫助哪些病癥取得突破?
馮魏?。荷窠浕芈返牟∽兡墚a生運動障礙及神經精神疾病等多種疾病,如漸凍癥、抑郁癥、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癥、癲癇、孤獨癥等,這些疾病目前還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肮ぞ卟《尽秉c亮“腦地圖”,可以幫助相關研究中心觀測到這種病變,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長江日報記者郝天嬌 王雙雙 通訊員孫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