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寄一只“江豚”給你,請查收!
      2022-09-09 22:05: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9日訊 今天12:30~13:30,《保護長江江豚》普通郵資明信片全國首發(fā)儀式,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舉行,這是全國首枚專門以保護長江江豚為主題的郵資票品。
        此次活動由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攜手武漢市郵政分公司共同舉辦,武漢發(fā)布在微博、視頻號、抖音、百家號等平臺全程直播,百萬人次網友線上見證郵資片亮相首發(fā)。
        江豚躍出水面
        “好萌啊,好想rua”
        直播現場,最吸引人的要數江豚。直播間旁的大水池里,江豚媽媽洋洋和它的寶寶yyc沿著池壁游弋嬉戲,其樂融融。旁邊另一個水池里是淘淘、多多和e波。
        直播期間非常幸運捕捉到了江豚躍出水面的精彩畫面。當鏡頭從直播間轉到繁殖廳的大水池時,洋洋和yyc活躍起來,一前一后躍出水面,黑灰色的身體如綢緞般絲滑,它們跳出水面,濺起水花。


        評論區(qū)立即熱鬧起來:“太幸運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江豚。”“它們叫什么名字?”“好萌啊,想rua!”
        直播現場,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項目專員鄧曉君,邀請到設計者、江豚科研人士、江豚保護者,共同講述保護江豚的故事。
        圓形郵資圖
        象征著江豚的團圓幸福


        蔣毅海: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創(chuàng)研室主任
        作為《保護長江江豚》普通郵資明信片的設計者,蔣毅海介紹了郵資圖的設計過程。2018年,中國郵政發(fā)布的《長江經濟帶》特種郵票吸引了他的注意,郵票上的江豚取材于長江日報記者高寶燕的攝影作品,深入了解長江江豚的生存現狀后,身為郵品設計專家的蔣毅海,萌發(fā)了為江豚設計一套作品的想法。


        《保護長江江豚》的郵資圖設計成圓形,是設計師蔣毅海的別出心裁。堅毅的江豚爸爸,慈祥的江豚媽媽,還有天真的江豚寶寶,相較于傳統(tǒng)的方形,用圓形框呈現,更能體現團圓幸福的含義,這也是他對長江江豚種群的美好祝愿。
        保護江豚
        人人都能出一份力


        郝玉江: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
        郝玉江介紹,目前江豚保護的主要措施有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三種方式,目前長江沿線已建立10個江豚保護區(qū),有效保護了長江江豚的自然種群,并建立了遷地保種種群,同時還通過人工飼養(yǎng)繁育,為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這次發(fā)行的《保護長江江豚》郵資明信片,通過更日常的方式,讓公眾能夠更好地了解、關心、保護江豚。保護江豚,人人都能出一份力。郝玉江向網友呼吁:大家要愛護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長江漁業(yè)資源,嚴禁非法捕魚采砂。
        據統(tǒng)計,長江江豚的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2700頭銳減至2017年的僅1012頭。2013年,長江江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今年將開展一次大規(guī)模長江生態(tài)科考,“讓我們一起期待,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進一步向好,江豚數量穩(wěn)步回升。”
        世界首只人工網箱繁育的江豚
        誕生在這里


        徐春永: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副主任
        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長江豚類遷地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內江豚的人工繁育,擁有世界第一的位置。2008年冬天,在天鵝洲長江故道的一次救助中,保護區(qū)留下一雄一雌兩只江豚,2016年他們的“女兒”貝貝出生了,這是全世界通過人工網箱環(huán)境繁育的第一頭江豚。2020年貝貝4歲時,被野化放歸到長江故道。同年6月,“兒子”萌萌出生了,它是全世界在人工網箱環(huán)境下繁育的第二頭江豚。
        天鵝洲保護區(qū)的遷地保護實驗示范基地建設,是全世界小型鯨豚遷地保護的典范。1990年開始遷地保護工作,在89公里的長江干流石首段、21公里的長江故道上,從保護白鱀豚到保護江豚,至今已有32年。1990年保護區(qū)內只有5頭江豚,經過32年的繁衍生息,江豚種群發(fā)展壯大。2015年至2022年,共輸送24頭江豚到長江流域的其他江豚保護區(qū),進行江豚基因交換,防止種群退化和近親繁殖。時至今日,天鵝洲保護區(qū)內仍生活著近百頭江豚。未來,天鵝洲保護區(qū)還將繼續(xù)支持其他地區(qū)的江豚保護建設,為江豚種群繁衍事業(yè)添磚加瓦。
        就地保護方面,天鵝洲保護區(qū)聯(lián)合當地的管理部門,在長江流域進行巡護,禁止非法捕撈,非法采砂,保護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江豚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質的自然棲息環(huán)境。
        輾轉3個郵局
        蓋齊了郵戳,好滿足
        隨著《保護長江江豚》普通郵資明信片同步亮相的,還有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定制的7枚郵資明信片。武漢市郵政分公司啟用了《保護長江江豚》的“彩色郵資機戳”和“首日紀念郵戳”。對集郵愛好者來說,在郵資片首發(fā)當天能蓋到首日紀念郵戳、彩色郵資機戳、郵政日戳,是一件特別值得開心的事。


        “輾轉東亭郵政網點、臨江大道郵政所、長江文化主題郵局,終于把郵戳蓋好了,真高興??!”資深郵迷蘇清拿著一沓蓋好了郵戳的明信片,笑瞇了眼。
        蘇清56歲,是武漢理工大學的老師,資深郵迷。他家住在余家頭,今天一大早就趕到東亭郵政網點,排隊購買新鮮首發(fā)的《保護長江江豚》郵資片,“我還要幫外地郵友代購,加蓋紀念郵戳,忙得很?!?br>

        郵友們正在蓋郵戳、寄明信片。蘇清 攝
        集郵是蘇清從小養(yǎng)成的愛好,20世紀70年代,通訊主要靠寫信,蘇清家信件往來繁多,他一下子被花花綠綠的郵票吸引,從此愛上集郵,一發(fā)不可收。
        蘇清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從小就很喜歡江豚,小時候有一次在中華路碼頭散步,他親眼見到了長江里的江豚,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令他印象深刻。




        蘇清輾轉多個郵政網點在明信片上蓋戳。蘇清 攝
        中午,蘇清來到長江文化主題郵局加蓋首日紀念郵戳。他說,本次發(fā)行的《保護長江江豚》郵資片,可以在上海路、鐘家村、水果湖、東亭、魯巷郵政網點及長江文化主題郵局6個郵政網點蓋戳,要數長江文化主題郵局最特別,就在長江岸邊,“從這里寄出的《保護長江江豚》郵資片,是最正宗的‘原地郵品’,最難得,也最有收藏價值。”
        “蓋好戳沒?”“今天能不能就寄給我?”一整天,外省郵友們就在微信群里問個不停。在各個網點奔波了一天,蘇清終于把蓋好郵戳的明信片一一寄了出去,一想到郵友們收到明信片后的興奮勁,他滿足地笑了。




        武漢郵友貼上有關江豚和生態(tài)保護的郵票,寄給朋友。
        武漢郵友的微信群里,有愛好者自己設計了“獨家”明信片,他貼上同樣以江豚為主題的《共抓大保護》郵票,再貼上“保護生物多樣性”“美麗中國”為主題的郵票,寄給遠方的朋友。


        《保護長江江豚》普通郵資明信片全國發(fā)行30.8萬枚,大家可以通過“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線上捐贈的方式,獲取明信片及江豚文創(chuàng)產品。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募集的所有捐贈,將用于長江江豚保護和保護區(qū)的支持工作。


        識別二維碼
        進入“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線上捐贈通道
        可獲取明信片和江豚文創(chuàng)產品
        海報:孫瑞 彭博煒
        來源: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武漢市郵政分公司 武漢發(fā)布
        (長江日報記者甘娟 范家曼 通訊員田晶 李佳卉 鄧曉君 周碩)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