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吳又存: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
      2022-09-09 09:10:00 來源: 長江日報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幾乎沒休息,他為全國各地的思政課教師接連舉行了近50場師德師風和專業(yè)發(fā)展講座,飽含深情的講述和分享總是贏得老師們的掌聲。
        “這節(jié)課,您準備了多長時間?”不時有老師問起這個問題。吳又存用一位著名教育家的話回答:“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br>

        海報策劃|馬夢婭 設計|胡欣 校對|胡蝶
        從教29年來,吳又存獲得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荊楚好老師”等榮譽稱號。他把講授思政課當作一種專業(yè)去潛心研究,當作一種事業(yè)去不懈追求。他積極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政“小課堂”、學?!爸姓n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把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種子深植心中。
        通過走心交流
        他引導學生求真向善


        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 記者何曉剛 攝
        吳又存現(xiàn)在的學生都是“05后”。他與孩子們有著30多歲年齡差,但很多時候他更像一位朋友,去了解他們的思想、心理動態(tài)。
        “當代青少年思想活躍、思維敏捷,觀念新穎、興趣廣泛,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教師要上好思政課,首先要主動走到學生中間。”吳又存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教師上思政課不能上得冷冰冰的,課堂上的語言要情真意切,課堂下的交流更要發(fā)自肺腑。
        有一次,吳又存偶然得知學生小張的父母長年在外地打工,奶奶不得不靠手機與小張的媽媽交流。雖然小張一遍遍手把手教年事已高的奶奶用手機,但效果總是不如意。為此,小張有些苦惱?!拔沂紫雀叨赛c贊小張的孝心,告訴她‘孝心就是不厭其煩地陪伴’,需要再耐心細致些?!痹趨怯执嬉龑拢垖iT為奶奶畫了手機使用說明書。半年下來,小張的奶奶已能熟練操作手機。
        有的學生處于叛逆期,吳又存一次次找他們談心,并鼓勵他們寫日記,疏解情緒。
        每帶一個班的課程,吳又存都會建立一個QQ群,通過群聊及時掌握學生們的狀況。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吳又存朗誦一首詩歌并錄制視頻發(fā)在群里:“我愛武漢,因為武漢就是我的熱干面……我愛中國,因為中國是偉大的英雄的國度。我堅信,只要我們不離不棄、風雨同舟,陽光總在風雨后,櫻花歌唱芬芳時!”這段“真情告白”引發(fā)了學生們的共鳴。師生在群里暢談,有學生說:“越是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越能感受‘中國’兩個字帶來的溫暖。”
        古典詩詞、紅色資源
        都成了他的課堂內容


        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在講課。 記者何曉剛 攝
        吳又存的一天通常與吟誦詩詞相伴,這是他保持多年的習慣。9月5日上班路上,他吟誦了《岳陽樓記》,晚上跑步健身時又吟誦了《滕王閣序》?!耙虾盟颊n,教師首先要學而不厭,才能做到‘厚積薄發(fā)入課來’。”
        從教多年,吳又存的讀書筆記寫滿了100多本筆記本,內容除了古典詩詞,還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著作的閱讀筆記。
        記者翻開他正在整理的一本筆記本,看到用黑色簽字筆作摘抄,再用紅色、綠色、黃色等彩筆圈圈點點,寫滿了備注?!拔矣锌站蜁贸鰜碚?、再閱讀。只有常思常新,才能靈活運用課堂素材?!?br>  吳又存還收集了80T視頻資料。平時看到契合教學主題的電影、視頻片段,他會立刻剪輯留存下來。
        武漢紅色資源豐富,吳又存把課堂“搬進”了紅色舊址和紀念館。他曾多次帶領學生走進轄區(qū)內的革命烈士陵園進行憑吊,學習革命烈士為人民幸福、為共產主義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
        今年清明節(jié),吳又存帶領學生走進武漢二七紀念館,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云上思政課”。課堂上,他引導學生一同追憶二七大罷工那段崢嶸歲月,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并聲情并茂地講述了施洋的事跡。這堂沉浸式思政課讓學生們聽得熱淚盈眶。
        吳又存說,思政課教師善用身邊鮮活資源,將道理和事實相結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紅色印記就會深植于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潤物無聲,生根發(fā)芽。
        擴大課堂“半徑”
        他讓思政課“走進”家庭、社區(qū)


        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政課教師吳又存在講課。 記者何曉剛 攝
        2019年3月18日,作為全國初中思政課教師代表和湖北省唯一發(fā)言代表,吳又存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自己的思政課教學經歷。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學的指示精神和囑托成為吳又存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在他心中,工作方向更加明晰了: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善用“大”資源,匯聚“大”合力。
        在以“責任”為主題的思政課上,吳又存講述了自己做社區(qū)志愿者的故事。他告訴學生們:“我沒有百毒不侵的鋼筋鐵骨。但是,在緊要關頭能為國家‘搭把手’,我有了一種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自豪感?!彼膽?zhàn)疫故事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疤爝叢蝗缟磉叄览聿蝗绻适?。從社會大事件切入,把情節(jié)生動、具體鮮活、發(fā)人深省的身邊故事講給學生們聽,這樣的教學內容才更有說服力。”
        吳又存還積極擴大課堂“半徑”,讓思政課“走出”校園,“走進”家庭、社區(qū)。比如,他會布置“別出心裁”的課后作業(yè)——“孝敬父母我能行”“為父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等,要求學生們把孝敬父母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并寫出心得體會。
        “武漢以我為榮,我為武漢代言。”吳又存說,“思政課是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課程,是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拥闹匾緩??!錆h以我為榮’文明實踐活動為我們上好‘大思政課’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載體,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參與一系列實踐活動中汲取思想養(yǎng)分、陶冶道德情操、涵養(yǎng)文明素質。接下來,我將進一步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立足‘英雄武漢’的豐厚精神土壤,深入發(fā)掘蘊藏其中的思政元素,不斷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讓學生在教育和實踐中得到歷練和洗禮,引導他們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努力培養(yǎng)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點擊查看更多相關報道 >>>
       ?。ㄩL江日報記者鐘磬如 見習記者余睿)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