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湖北援非洲醫(yī)生用嘴吸羊水
      2015-01-25 09:43:25 來源:漢網
      湖北援非洲醫(yī)生接生4萬名難產嬰兒 用嘴吸羊水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 王興華 余坦坦 羅斌
       
       
      萬名非洲孩子因她起名“中國人”
       
      4次參加援非醫(yī)療隊,和隊友們開展手術1.5萬余臺次,接生難產胎兒4萬多名,搶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婦科專家徐長珍用精湛的藝術和仁心大愛,在阿爾及利亞人民心中樹立了“中國形象”,她4次被評為全國援外先進個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23日,市民大講堂第57期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愛國”話題,62歲的徐長珍講述了自己8年援非的故事。
       
      第一天到非洲,她用嘴為嬰兒吸羊水
       
      徐長珍是黃岡市人民醫(yī)院婦產專家,退休后來到武漢仁愛醫(yī)院。
       
      “第一次援非是在1993年11月。”已經過去20多年,站在市民大講堂講臺上,徐長珍仍記憶猶新。
       
      她的父親、哥哥、嫂子都畢業(yè)于白求恩醫(yī)科大學,一直以來,她就想做白求恩那樣的“戰(zhàn)士”。當她所在的黃岡市人民醫(yī)院接到組建援外醫(yī)療隊的任務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抵達阿爾及利亞后的第一天深夜,來了一位重度胎盤早剝、失血性休克的產婦。來不及休息,徐長珍開始緊急搶救,做手術取出胎兒,剝除胎盤止血。產婦安全了,新生兒卻發(fā)生窒息,心跳微弱。沒有吸痰器、沒有急救物品,徐長珍沒有多想,伏下身,口對口吸出新生兒口內的羊水和分泌物,再一次次地做人工呼吸。只見孩子的小臉漸漸紅潤,開始有了呼吸,最后“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1993年到1995年,徐長珍與阿爾及利亞當地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阿爾及利亞曾是法屬殖民地,徐長珍會說流利的法語,坐診時能與病人直接交流。很多病人要了她的通信地址,每逢中國的春節(jié),都會寫信給她。
       
      2000年,黃岡人民醫(yī)院再次收到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邀請函,主動邀請徐長珍過去。盡管當時家里人強烈反對,但還是拗不過她,她第二次飛往阿爾及利亞。
       
      在非洲她有了新名字:媽媽徐
       
      第二次,徐長珍被派往馬斯卡拉省醫(yī)院。不少老病人聽說徐長珍回來了,從很遠的地方跑來看她。
       
      女病人阿塞朗患有巨大子宮肌瘤,第一次援阿時,徐長珍沒能及時給她做手術。再次見面,她的病情更重了。
       
      徐長珍為阿塞朗安排了手術,切除了她身上的重負。兩個月后,阿塞朗帶著新男友來探望徐長珍,并邀請她去參加婚禮。
       
      在阿爾及利亞,徐長珍被當地人親切地喊作“媽媽徐”。徐長珍說,很喜歡這個名字,自己所作所為都代表著自己的國家。能夠被當地人認可,徐長珍覺得,這是為中國增光。
       
      2007年,徐長珍第三次接到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邀請函,因為很多病人找到中國大使館,要求“媽媽徐”再回來。
       
      她再次被派援馬斯卡拉省醫(yī)院。曾有一名產后出血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阿方人員認為已無法搶救。徐長珍二話不說,上前為病人徒手心肺復蘇,搶救15分鐘后,心電監(jiān)護屏上出現患者的心跳曲線。從此,當地人談到“媽媽徐”,總要在前面加上“中國神醫(yī)”。
       
      因為她,很多孩子取名“西諾瓦”
       
      最后一次援阿,徐長珍主動要求到最偏遠的地區(qū)賽義達工作。
       
      2010年11月9日晚,徐長珍一行到達賽義達省醫(yī)院。時差還沒倒過來,徐長珍和其他醫(yī)生立即投入工作。當天,接連搶救回3名危重產婦和胎兒,外國同行紛紛豎起大拇指。
       
      在阿爾及利亞,很多以前送到醫(yī)院也是等死的病人,在徐長珍和同事手中被救活,當地人口口相傳。她每坐一次門診,病人的手術就要預約到一兩個月之后。
       
      8年里,徐長珍和隊友們共治療婦產科門診病人3.2萬多人次,住院病人及產婦6.8萬余人次,開展手術1.5萬余臺次,搶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僅她接生的難產胎兒就有4萬多名。
       
      為了感謝中國醫(yī)生的救命之恩,阿爾及利亞萬余名孩子都取名“西諾瓦”(中國人)。徐長珍說,走在阿爾及利亞的大街上,經常有婦女拉著孩子跑到她面前說:“媽媽徐,你還記得嗎,西諾瓦是你救回來的,都長這么高了。”
       
      被非洲朋友譽為“東方白求恩”的徐長珍在市民大講堂講述4次援非的故事
       
      記者劉斌攝
       
      現場>>>
       
      市社科院博士被打動
       
      她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愛國”
       
      聽完徐長珍的講述,現場嘉賓、市社科院博士楊瑜嫻說,自己被徐醫(yī)生的經歷震撼,她的愛國情懷、敬業(yè)精神,是對所有人心靈的洗禮。
       
      楊瑜嫻說,很多醫(yī)生都不愿去艱難、危險的非洲工作,能接受這項艱苦任務的醫(yī)生,他們的奉獻精神令人感動和敬佩。徐長珍義無反顧地去了4次,讓非洲人民念念不忘,多次點名邀請她再去,這份情懷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她是生活在我們中間的、名副其實的白求恩式的“國際戰(zhàn)士”,她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愛國”二字。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