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武漢打造世界級城中湖典范 開啟“大湖+”生態(tài)綠城新時代
      2018-04-25 14:16:00 來源:荊楚網

      大江大湖大武漢,

      長江為帶,東湖為心,

      成就典范,名揚世界。

      百公里綠道相扣成環(huán),串接成網,

      匠心妙筆潑灑出一幅瑰麗山水畫卷,

      “大湖+”生態(tài)綠城全新時代由此開啟。

      東湖綠道 湖北日報記者陳勇 攝

      東湖的萬頃碧波之上,

      綠道蜿蜒向前,

      湖光山色移步換景,

      徜徉其間令人心曠神怡。

      東湖,這片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正以前所未有的精神氣貌展現在世人眼前……

      毛主席48次視察東湖

      武漢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東湖,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城市中央,熠熠生輝。

      歷史上,東湖受到許多文人墨客青睞。屈原曾在東湖“澤畔行吟”;李白曾在湖畔放鷹;劉備于磨山設壇祭天;南宋詩人袁說友描繪東湖“一圍煙浪六十里,幾對寒鷗千百雛”……歷史的每次留痕,都在不斷豐盈東湖的人文氣質。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先后48次視察東湖。東湖賓館成為繼北京中南海之后,毛澤東居住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地方,享有“湖北中南海”美譽。 朱德也曾為這一汪碧波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后定比西湖強”的詩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大學坐落湖畔,為湖岸勾勒出一道絕佳的人文天際線。

      東湖 湖北日報記者周立新 攝

      東湖的美,美在湖光山色,更美在其包容共享的胸懷氣度。

      1929年,民族資本家周蒼柏興建“海光農圃”時曾說,東湖暫由我建設,但她終歸屬于人民?!叭嗣瘛边@一關鍵詞,從開始建設至今,已經深入東湖骨髓。

      如今,大美東湖攜手世界綠道,敞開博大胸襟擁抱千萬武漢市民,給予人們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習慣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的人們,從此擁有了一片靜謐的精神家園,一曲人、湖、城和諧共生之歌已然奏響。

      打造世界級城中湖典范

      東湖前身正是前文提到的周蒼柏修建的“海光農圃”,武漢解放后,“海光農圃”更名為東湖公園。1950年改稱東湖風景名勝區(qū)。由此始,以聽濤景區(qū)建設為重點,掀起了東湖第一輪建設高潮。歷經五年,“怡然東湖畔、行吟山水間”特色風貌初現。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以磨山景區(qū)建設為重點,掀起了東湖第二輪建設高潮。1982年,國務院批準東湖風景區(qū)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90年代初期,楚城,楚市,楚天臺,楚才園等景點相繼建成,“5區(qū)24景”格局初步形成。

      新時代以來,特別是以東湖綠道為牽引的東湖綠心建設,掀起了東湖第三輪建設高潮,使東湖作為城市亮點區(qū)塊進入了全域發(fā)展的新階段,開啟了東湖打造世界級城中湖典范的新征程。

      歷史上,東湖在武漢城市發(fā)展中的定位從未達到今天的水平。

      東湖梅花 湖北日報記者梅濤 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chuàng)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yōu)質生態(tài)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需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東湖的發(fā)展規(guī)劃始終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理念:綠道建設過程避免大拆大建、合理改造景中村、盡量保留自然原貌,將城市生態(tài)與人文性、功能性熔于一爐。

      始于2016年的綠道建設,用一場生動實踐,詮釋了生態(tài)文明如何轉化為城市建設發(fā)展成就。

      東湖綠道 資料圖

      2017年12月26日,東湖綠道二期華麗啟幕,由湖城道、湖澤道、湖町道、湖林道、森林道5條主題綠道組成的綠道二期與一期結網成環(huán),共同組成環(huán)山繞水的百公里世界級綠道。

      該項目入選“聯合國人居署中國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示范項目”。“武漢用綠道的形式,將這一城市最大公共空間還之于民。其他城市也有湖區(qū),武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 聯合國人居署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但凡游覽過東湖綠道,無人不為大武漢的寬廣胸懷與遠見卓識點贊。

      當前,東湖綠道三期工程正全力推進,以“生態(tài)最好、風景最美、文化最濃、人氣最旺、保障最優(yōu)”的最高標準,按照“文化、美化、彩化、亮化、捷化、智化、凈化、優(yōu)化”等八化改造目標,率先啟動13公里精品示范線路建設,本月將與市民游客見面。

      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東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環(huán)境。

      東湖有綠水青山,它們就是東湖的金山銀山。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好東湖,已經成為武漢人的共識。

      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17年2月至6月,東湖水質連續(xù)5個月穩(wěn)定在Ⅲ類,達到40多年來的最好水平。 當年12月,東湖中的團湖、小譚湖、筲箕湖三大子湖實施“退漁還湖”、“漁民上岸”,今年,還將完成后湖、喻家湖等子湖的退漁還湖工作。

      2017年11月,東湖落雁景區(qū),百余只鸕鶿飛來過冬。武漢市觀鳥協會專家楊林表示,這是東湖水體改善的標志。

      中科院武漢水生所專家張霄林表示,今年1月到4月,東湖水質繼續(xù)保持在Ⅲ類,正向著至2020年全面完成大東湖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的宏偉目標努力前行。

      東湖綠道導覽圖 武漢旅發(fā)投綠道公司提供

      東湖景致的不斷提升,給市民游客持續(xù)帶來驚喜。但景區(qū)內城中村存在諸多問題,推進改造迫在眉睫。

      武漢市提出,東湖綠心的建設,不要做“整形手術”,不能“動刀子”,要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東湖風景區(qū)的景中村改造工作將堅持科學規(guī)劃,避免大拆大建,保留東湖周邊歷史文化村落,傳承楚風漢韻,對城市歷史負責,讓人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xiāng)愁?!?/p>

      目前,龔家?guī)X、湖光、先鋒、新武東等首批東北片區(qū)4個景中村改造已經啟動。2017年,湖光村景中村拆遷面積60余萬平方米,先鋒村集體土地征收儲備1000余畝,策劃了10年的“景中村”改造終于起航。

      東湖夜景湖北日報記者陳勇 攝

      改造后的東北片區(qū)景中村,將整體塑造成為更富美麗的楚風湖韻旅游區(qū),形成可持續(xù)的生態(tài)發(fā)展示范區(qū),內含漁村、城市森林、生態(tài)濕地景觀帶、生態(tài)濕地保育區(qū)、百花生態(tài)公園等多形態(tài)景觀區(qū)。

      “十三五”期間,東湖景中村改造將按照“東北片區(qū)、后湖片區(qū)、鼓架山片區(qū)、橋梁磨山片區(qū)、吹笛片區(qū)、白馬洲片區(qū)”六個片區(qū)逐步推進,力爭在2020年初步完成景中村改造工作,樹立起國際生態(tài)棲居新標桿。

      你我共享的“世界級成就”

      東湖的規(guī)劃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在發(fā)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綠道二期工程建成開放時,武漢市民徐先生多次徒步丈量這條100公里長的“綠色絲帶”。他感慨:“在武漢生活了50多年,今天我才真正走進東湖的心里?!?/p>

      2017年,東湖共接待游客1285萬人次,同比增長62 %。今年1季度,接待游客485萬人次,同比增長32.3%。超過95%的游客表示,會再次游覽東湖,東湖已成為武漢旅游名副其實的城市名片。

      世界級賞花勝地

      今年以來,繁花似錦的東湖春日盛景已經數次受到央視點贊。

      3月20日上午9時,央視“兩會”特別報道直播前,播放了一組題為“新時代中國春暖花開”的風光片,其中收錄了武漢東湖櫻花園美景。解說詞這樣說到:“持續(xù)多年的生態(tài)保護,讓這里的湖光山色一年更勝一年……四通八達的高鐵動車帶來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每天數萬名游客入園賞櫻,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p>

      東湖櫻花 湖北日報記者陳勇 攝

      櫻花節(jié)是東湖的“傳統節(jié)日”,東湖櫻花園共種植有櫻花樹一萬余株,涵蓋50多個品種。與日本弘前櫻花園以及美國華盛頓櫻花園并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統計數據佐證了東湖櫻花的不凡魅力。今年櫻花節(jié)期間,東湖櫻花園共接待了來自全世界的近60萬名游客。

      月月有花看,季季有花展?!皷|湖賞花”已成為武漢旅游最亮眼的名片。當前,落雁景區(qū)玫瑰花正迎來盛放期,數萬株玫瑰花芬芳四溢。磨山杜鵑園,擴容后的杜鵑花海面積達175畝,80余個品種40萬株鮮花爭相吐艷,靜待游客。在這之后,5月山花滿坡,7月荷花飄香,8月桂花掛枝……大美東湖,正在展開一幅嶄新的“世界級賞花勝地”的美麗畫卷。

      世界級文化藝術高地

      武漢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卻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以此鑄就的文藝氣息,彰顯著荊山楚水的灑脫與靈動。

      如今,漫步東湖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楚文化元素隨處可見。磨山景區(qū)楚才園中,次非斬蛟、卞和抱璞等雕塑無聲的講述著經典故事;被譽為“三絕”的離騷碑,其字體選用毛澤東1913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魏體手抄的《離騷》全詩摹刻,字體遒勁雋逸,詩書雙絕;行走楚城、楚市,仿若穿越時空,3000年前的繁華街景,近在眼前……

      湖北省博物館鳥瞰圖 資料圖

      坐落于東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館,每天吸引著數千名觀眾前來觀摩。去年年底,這里的三件重量級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云夢睡虎地秦簡登上央視《國家寶藏》,一夜之間,雄奇壯麗荊楚文化引發(fā)海內外廣泛關注。

      這廂是燦爛的古代文明瑰寶,那廂則是精致的現代藝術氛圍。

      去年12月,隨著東湖綠道二期建成開放。坐落于綠道二期白馬洲頭桃花島上的中國東湖國際公共藝術園也正式揭開面紗,迎接八方游客。著名雕塑家任軍認為,東湖國際公共藝術園將用當代公共藝術的方式,以新的角度講述武漢的城市故事。

      東湖綠道雕塑作品《生命之源》 湖北日報記者陳勇 攝

      東湖的規(guī)劃建設,不僅要做到山清水秀,更要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將其打造成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高地。

      在綠道三期工程實施工程中,東湖風景區(qū)計劃通過塑造標志性景觀、提升荊楚文化特色景觀、打造校友文化特色景觀、營造共創(chuàng)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等四大特色彰顯人文內涵;以啟動世界級夜色文化建設、打造系列主題音樂節(jié)、舉辦文學活動、打造特色花節(jié)等四大類別活動展示現代活力;以舉辦國際雕塑雙年展、邀請國際攝影大師東湖行、舉辦中國 “大湖+”國際論壇等國際傳播項目向世界講述綠心故事。

      綠道雕塑作品《LOVE》 武漢旅發(fā)投綠道公司提供

      世界級體育賽事中心

      體育,向來是東湖的“傳統節(jié)目”。東湖龍舟賽、國際名校賽艇挑戰(zhàn)賽等品牌賽事,已成為這片廣袤水域功能性的最好詮釋。一座屬于人民的體育賽事天堂,正在東湖城市生態(tài)綠心中悄然崛起。

      東湖賽艇賽 新華社發(fā)

      櫻花半程馬拉松、東湖大學生馬拉松、武漢馬拉松。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里,3場各具特色的馬拉松賽事在在東湖精彩上演。熱火朝天的賽事也將大美東湖的口碑在全國甚至全球傳播開來,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生態(tài)綠心添磚加瓦。

      東湖風景區(qū)管委會旅游局負責人表示,東湖綠道一期、二期扣環(huán)成網后,形成了一條102公里風景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跑道,東湖綠道已然成為武漢跑友們的“約跑勝地”,中國“最美賽道”實至名歸。

      東湖綠道大學生馬拉松賽 湖北日報記者魏錸 攝

      綠道三期工程建成投用后,東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氣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2019年,她將以靚麗的形象,迎接一場舉世矚目盛會的召開。

      當前,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14個場館設施項目正在武漢三鎮(zhèn)如火如荼展開建設。其中,帆船比賽所在地就位于東湖風景區(qū)湖心亭處水域。完成軍運會的歷史使命后,東湖帆船基地將轉為服務人民,成為全民休閑運動中心。

      新時代的陽光下,

      東湖正鏗鏘有力邁出高質量發(fā)展步伐,

      她已經款款走來,

      敞開世界級胸懷,擁抱你我。

      湖北日報記者 蔡朝陽 李源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