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大橋效果圖 通訊員供圖
長江網4月17日訊 (長江日報記者韓瑋 通訊員葉常清 于嘉泓 陳嘉倫) 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超級工程顯現“武漢身影”。17日記者獲悉,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中標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主體工程施工S04標項目,中標金額約19.5億元,計劃工期60個月。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工程是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深圳和中山兩市的一條跨越珠江口內伶仃洋的通道,直接連接深圳與中山市。其東接機荷高速,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馬鞍島,與規(guī)劃的中開、東部外環(huán)高速對接,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南沙登陸。項目全長約24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
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后,將從中山市快速直達深圳,通勤時間由以往的2小時縮減為30分鐘。同時,可大大減輕虎門大橋的交通壓力,改變粵西方向湛江、茂名、陽江民眾出入深圳的交通瓶頸。
深中通道主線橋梁結構物布置圖 通訊員供圖
中交二航局承建標段全長3.973公里,施工內容包括伶仃洋大橋主橋東塔、東錨碇,上游側主纜架設、鋼箱梁安裝,東泄洪區(qū)非通航孔橋下部構造。其中,伶仃洋大橋為580米+1666米+580米三跨全漂浮懸索橋,為深中通道關鍵性控制工程。
二航局相關負責人稱,該局承建的標段為全水上離岸施工,遠離陸地,施工安全風險高,水中錨碇施工國內尚無成熟經驗借鑒。主體工程中的伶仃洋大橋計劃于本月開工。
據了解,即將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中交二航局也貢獻“武漢力量”:承擔了一半的海底隧道沉管預制,包括東、西人工島及隧道內的小構件預制,隧道內的裝飾裝修,島隧的全部路面鋪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