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武漢:用大數據破解停車難題
      2018-04-18 07:30:00 來源:荊楚網

      江旺路上,工作人員展示智慧停車系統 苗劍 攝

      當下,停車難已成為各大城市面對的共同問題,《2017中國智慧停車行業(yè)大數據報告》指出,2016年我國停車位缺口率達50%,與此同時,平均空置率也達51.3%,現有的車位并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如何用科技手段盤活停車資源,解決停車難題?湖北“武漢停車智慧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武漢停車”)作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通過整合城市停車資源、路內外一體化管理,提高了泊位利用率,不斷改善交通秩序和停車環(huán)境,有效緩解了停車難、亂停車難題。

      整合才能方便

      在城市交通資源有限的形勢下,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引入基于大數據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盤活現有的停車資源是緩解停車難的關鍵和源頭。

      “在整個城市里面,停車資源遠遠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蔽錆h城投停車場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城投停車場公司”)總經理張繼峰說,城市道路兩側“車滿為患”,大量車主在路邊亂停車,而很多商業(yè)體地下停車場的車位卻大量空置。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停車資源沒有大規(guī)模數字化連接,尤其是城市商圈的車流量中心,例如大型商業(yè)綜合體的地下停車場。

      “為了讓每一個停車泊位都得到充分利用,我們整合了路內外停車數據資源,實施一體化管理。目前,‘武漢停車’管理了337條道路的近2萬個停車泊位,約1000家停車場的空余車位和進出車輛信息能夠在平臺上實時發(fā)布,實現了路內、路外停車數據交換和共享?!眳⑴c“武漢停車”系統研發(fā)和建設的雙可智能公司負責人柯運桂告訴記者,通過整合資源,讓線上數據流動代替線下車輛流動,車主只要打開手機,就能進行空閑泊位查詢和導航,周圍或目的地附近哪里有車位一目了然,不僅方便停車,還可以減少由盲目尋找停車位帶來的交通擁堵。停好車后,車主還可以在手機上反向尋車和自動繳費。

      “每次接送孩子上學,學校門口都堵得水泄不通,實在不知道把車停哪兒?,F在我下載注冊了‘武漢停車’APP,可以跟著導航直接開到最近的空車位,也不用擔心違停被貼罰單。用手機APP就能繳停車費,十分方便?!笔忻駝⑾壬f,“智慧停車為我們提供了便捷放心的停車環(huán)境,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的幸福感?!?/p>

      “‘武漢停車’投資了1.2億元,實施路內外一體化管理。除了對近2萬個道路內停車位進行管理外,我們還希望進一步改造路外停車場的數據傳輸端及車牌識別系統,充分打通并整合城市停車資源。現在,智慧停車可以在車主進出停車場時自動識別車牌號并計時計費,實現無卡進出,自動扣費。我們希望把武漢更多的停車場接進來,這樣車主通過一個APP就可以在武漢市所有停車場暢行?!睆埨^峰介紹,在未來,智慧平臺將進一步吸納并整合城市停車資源,為車主提供更精細、更準確的停車行車引導服務。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充分整合數據資源是關鍵。目前,僅武漢市的智慧停車平臺就有10個左右,沒有一家平臺可以將武漢停車場的數據資源“一網打盡”。

      2017年6月,武漢城投停車場公司聯合捷停車、蜜蜂停車、停哪兒三家企業(yè),成立了武漢智慧停車聯盟,意在打通4個平臺上的泊位數據資源,讓市民只需要下載一個APP,就可以獲得4個平臺上的泊位信息。

      有序才能暢通

      街道干凈清爽,車輛停放井然有序,這是周一早晨的漢口武勝西街呈現的景象。身著黃色制服的巡檢員正耐心地引導一位車主把車停放到畫線編碼泊位上。

      巡檢員介紹,這里每個泊位上都安裝了地磁傳感器,能夠自動感應并記錄停車的開始時間和截止時間。每當有車停靠,地磁感應系統就會給她手中的PDA(掌上電腦)發(fā)送信號,她在半小時內會趕到相應泊位,用PDA掃下車牌并上傳到系統,系統會將時間與車牌進行對應,形成停車信息記錄。該車停靠了多久、應該收多少錢,系統自動生成。

      在武勝西街生活了近10年的常女士感嘆,之前車輛隨意亂停、路邊商戶私自占道現象十分普遍,久停不走的“僵尸車”、雙排停放的車輛使行車道變得越來越窄,以至于人行道和機動車道分不開,嚴重影響了交通秩序。最近,在交管、城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武漢停車”統一規(guī)劃了這段路的停車位,并對附近居民進行了廣泛宣傳,再加上現場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和貼心服務,目前停車秩序明顯好轉,已形成“一車一位”的良好氛圍,私自占道現象完全消除,交通明顯暢通。

      據了解,“武漢停車”APP自上線以來,已有近90萬車主注冊使用,日活躍量為10萬左右。系統上線前泊位周轉率不到300%,如今道路停車泊位日均周轉10次左右,不僅盤活了公共停車資源,提高了泊位利用率,同時也改善了城市停車環(huán)境和交通狀況。

      清華同衡規(guī)劃院靜態(tài)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所所長王杰在第二屆(2018)中國城市靜態(tài)交通論壇上說,運用智慧停車技術可使交通擁堵減少30%,無效交通流減少12%—15%,尋找車位時間縮短6—14分鐘,使政府、企業(yè)和民眾三方共贏,是各大城市緩解停車難問題的努力方向。

      流動才能共享

      解決停車難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huán)境,是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宜居城市的一項重要工作?;诖?,武漢出臺了《武漢市停車設施建設管理辦法》,簡化審批流程,鼓勵老舊小區(qū)利用自有用地建設停車設施。不少小區(qū)統一規(guī)劃了閑置空地和綠化帶、花壇等,建成停車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

      此外,武漢還在新建小區(qū)積極規(guī)劃建設配套停車場。2015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的通知》中提出,新建小區(qū)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配建停車泊位,鼓勵超標準配建停車泊位。2015年至2017年是武漢市“停車場年”,主城區(qū)每年增加約25萬個配建停車泊位,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公共停車場的建設,三年共建成6萬個公共停車泊位。

      相比小區(qū)內部挖潛,一些專家認為,錯峰共享停車、夜間道路停車是盤活停車資源較為有效的手段,也是解決停車難的關鍵。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曾致遠說,市民白天上班,小區(qū)配建停車位空出,而政府機關大院等在晚上則會釋放出大量停車位,資源共享空間很大,通過錯峰停車實現停車資源合理配置,是緩解停車難的有效途徑。

      不少市民也認為,如果附近商場或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晚上能夠對外開放,將小區(qū)的一半車輛分流,可以緩解不少交通壓力。

      “共享停車在推行的過程中卻舉步維艱。”張繼峰說,黨政機關和事業(yè)單位沒有逐利需求與沖動,是否愿意在非工作時段把車位拿出來共享,還要看會不會給管理工作帶來困擾;個人車位多受小區(qū)管理規(guī)定限制,外來車輛進不了小區(qū),共享難以達成;當居住在本小區(qū)的車主下班回家卻發(fā)現錯峰停車的車輛沒有按時開走,又能通過何種渠道維權?他介紹,目前,一些城市已經上線了車位共享APP,但能夠加入共享的車位還比較有限,平臺的規(guī)模優(yōu)勢尚未體現出來。武漢已有一些停車位接入了共享停車系統,但業(yè)主積極性并不高。

      張繼峰說:“解決停車難問題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彼榻B,車位共享是大勢所趨,但針對車位共享帶來的物業(yè)管理安全問題,還要做好頂層設計、完善法規(guī),實現依法精細化管理,才能有力推進車位共享。目前武漢城投停車場公司已經在研發(fā)分別針對政府機關大院和小區(qū)的共享停車系統,預計今年同步上線。

      (原載《光明日報》2018年4月17日7版,有刪節(jié))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