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拒絕退錢的人怎么辦?律師稱:或面臨兩場民事訴訟
隨著電子支付的廣泛應用,生活中難免存在因一時疏忽誤將錢款轉入他人賬戶的問題,很多時候當事人甚至都無法知曉誤轉賬對象的任何個人信息。一旦誤轉賬,錢款該如何要回?9月16日,記者就此咨詢了律師得知,取回自己誤轉賬的錢款,可能需要當事人進行2次民事訴訟才能完成。
【事件】面對萬余元誤轉款 男子不為所動將錢歸還
9月14日晚,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漢南區(qū)),一家單車俱樂部內,負責人向帥接到一個同行的電話,被告知有一筆款項誤轉給自己。打開手機一看,向帥的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賬戶到賬15965元。
向帥了解到,轉款人因為一時疏忽,將原本應該轉款給他人的萬余元錢轉款到自己賬戶下,了解完情況后,向帥將15965元返還,返還后還向對方詢問是否接收到了。
在向帥及其家人身上,誤轉款并非首次發(fā)生——2017年,向帥家人將超過2000元錢因為疏忽轉入他人賬戶,因為種種原因,至今未能取回。“我很能體會當事人誤轉賬時的心情。”向帥說,正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他第一時間將錢款退給了對方。
【律師答疑】誤將錢款轉給他人 取回或面臨兩場訴訟
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進行交易,誤將錢款轉給他人的情況在生活中并不鮮見,如何便捷取回自己誤轉出的錢款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的何龍律師表示,輸入錯誤的收款人信息僅需1秒,但取回屬于自己的錢款可能面臨2場民事訴訟。
“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轉賬錯誤后,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向公安機關報案求助,但是誤轉入對方賬戶,對方屬于不當?shù)美?,這是民事法律關系,因此公安機關只能協(xié)調當事雙方。”何龍解釋,如果當事人能夠聯(lián)系上誤轉款的一方這就有兩種情況,一是對方歸還,事情得以圓滿結束;二是對方仍然拒不歸還,則依據(jù)數(shù)額大小、情節(jié)嚴重,可能涉嫌侵占犯罪。涉及犯罪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
現(xiàn)實中,相當一部分情況是當事人并不清楚誤轉款一方的信息,這時就需要向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求助,但是支付平臺為了保障客戶隱私一般不予提供誤轉款一方的個人信息,這時當事人的維權將面臨兩場民事訴訟。“首先,當事人起訴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要求對方提供誤轉款一方的聯(lián)系方式,再獲取聯(lián)系方式后,對方依然不予歸還的情況下,對對方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歸還。”何龍表示,民事訴訟官司的判決時間一般為3至6個月。
“互聯(lián)網(wǎng)支付平臺保障客戶隱私無可厚非,用戶轉賬一定要多次核對。”何龍最后說。
記者姚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