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晚報訊 通訊員 姜靜 全媒體記者 孫修廷
昨天,是鄒清銳46歲的生日,他和妻子張友琴來到市中心血站,各自捐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這是我第100次獻血,我想用這種方式來慶祝生日。”“鄒哥,你又來啦。”一看見鄒清銳,市中心血站機采室主任趙志斌就熟稔地和他打起招呼。
和血站工作人員成了老熟人,是因為這里記錄了他從戀愛到結(jié)婚的那些特殊日子。“1998年7月12日,我和女友到人民廣場約會,路過流動獻血車,可能是想要表現(xiàn)吧,我第一次去獻了血。”鄒清銳的回憶充滿了甜蜜。
這次經(jīng)歷果然讓當時的女友張友琴對他好感倍增。當年年底,兩人領(lǐng)證結(jié)婚。領(lǐng)證當天,兩人還一起去獻血紀念。
此后,他們兩人一直定期獻血。
2007年12月23日,是鄒清銳和妻子相識10周年的紀念日。兩人正在慶祝時,忽然接到市中心血站的電話:有一名患者手術(shù)急需B型血小板,問他是否能趕去捐獻。
張友琴說:“以后有的是時間慶祝,可病人沒時間等呀!”鄒清銳趕到血站,完成了第一次血小板捐獻,為這名患者進行手術(shù)提供了保障。
目前,鄒清銳在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襄陽市中支公司上班,妻子張友琴是襄陽鑫漢江印務(wù)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家里有50多本獻血證。
鄒清銳說,他最多一次一年捐獻了12次血小板,“其實,每次獻血都是一種快樂的感受。”
為了能定時獻血,鄒清銳夫婦不僅作息規(guī)律,還堅持鍛煉身體。鄒清銳說,他從不抽煙,也不酗酒。去年舉辦的首屆武漢馬拉松比賽,鄒清銳以2小時07分的成績跑完了半程馬拉松,在全部4927名參賽選手中列833名。妻子張友琴的成績也不差:本月9日的武漢馬拉松比賽,她以4小時31分16秒跑完全程。
除了堅持獻血,鄒清銳還是一名無償獻血服務(wù)志愿者,經(jīng)常利用業(yè)余時間義務(wù)講解宣傳獻血知識,鼓勵更多人參加無償獻血。“我以后會繼續(xù)獻血!”鄒清銳說,國家規(guī)定能獻到55歲,“只要身體允許,我會獻到55歲生日那天。”
當天,市中心血站副站長曹志剛為鄒清銳頒發(fā)了第100次無償獻血的榮譽證書,還為他送上了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