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青年教師黃玉龍“捐髓”闡釋大愛
中國江蘇網(wǎng)2月16日訊 “有機會救人,是一樁好事兒,也是一種緣分,我肯定要去做。”昨天上午,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驗小學35歲青年教師黃玉龍在《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上鄭重簽下名字,表示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如果捐獻順利,他將為在河南接受治療的“00后”白血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黃玉龍是宿遷宿陽人。2005年大學畢業(yè)后來到吳江,成為鱸鄉(xiāng)實驗小學越秀校區(qū)的一名體育教師。2006年9月,鱸鄉(xiāng)實驗小學特別組織了一次集體捐髓采樣活動,56名青年教師積極響應,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剛來吳江工作一年的黃玉龍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0月,他忽然接到吳江紅十字會配型成功的通知,當時感覺就像中了大獎一樣,既驚訝又高興,這么小的“幾率既然讓我給碰上了,我怎么能放棄這樣的機會呢,挽救生命,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因此黃玉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初配成功后,他于2016年11月23日完成高分辨采樣,今年1月17日在蘇大附一院平江分院體檢合格。
這期間,黃玉龍的心情幾經(jīng)變化。“最初是吃驚,入庫時間已經(jīng)太久遠了。后來得到消息要去高分辨采樣,說心里話,有點忐忑,還有點害怕,畢竟很少有人經(jīng)歷過這件事,自己和家人都擔心會對身體有影響。”
為了更多地了解捐獻,黃玉龍專門上網(wǎng)詳細查詢了相關(guān)知識,并且通過區(qū)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與吳江兩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進行了溝通交流。當?shù)弥璜I過程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對身體沒有影響,他變得篤定了,并且主動做起了家人的思想工作,成功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據(jù)了解,黃玉龍已經(jīng)提前開始每天堅持跑步,進一步為捐獻打好身體基礎。如果捐獻順利,他將成為吳江區(qū)第9例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鱸鄉(xiāng)實驗小學校長李新說,黃玉龍給青年教師帶了個好頭,學校將全力配合捐獻工作,已在安排黃玉龍捐獻期間的代課事宜,24日,還將組織青年教師歡送黃玉龍,為他加油鼓勁。
送達《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時,吳江區(qū)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沈小紅向黃玉龍介紹了捐獻之前的相關(guān)事項。她說:“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傳播正能量的大愛延續(xù),黃玉龍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希望他能帶動更多人加入捐獻者隊伍,用實際行動拯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