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鄔曉芳 韓婷 黃達
攝影:新聞記者 李輝 馬鑫
實習生 李澤偉 尚明皓 劉逸涵
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在《游天臺山日記》中寫下“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的開篇。從2011年開始,每一年的這一天被定為“中國旅游日”。
2025年5月19日,第15個“中國旅游日”如約而至,今年以“錦繡山河 美好旅程”為主題,開啟了一場探尋美好的旅程。當天下午,在武漢天河機場,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正熱烈上演,武漢文旅志愿者們用“藝術(shù)快閃+文化互動”的獨特方式,向海內(nèi)外游客展示著“煙火武漢 江湖人間”的國際形象與獨特魅力。
活動現(xiàn)場,悠揚的樂聲如潺潺流水,縈繞在機場大廳中?!按蠹覄倓偮牭降模遣匪构P下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它像一場即興的歐洲火車旅行,忽而疾馳,忽而停駐,吉普賽小提琴的激情與恢弘,正是旅途中最動人的意外邂逅?!蔽錆h愛樂樂團副團長李嘉領銜演奏并導賞,弦樂四重奏組合演奏著中外經(jīng)典曲目,《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天空之城》《紫竹調(diào)》《自由探戈》《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曲目,讓人感受到了東方韻味的細膩深情與西方旋律的浪漫熱情,傳遞著武漢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文化態(tài)度。
在這被藝術(shù)氣息緊緊包圍的氛圍中,文旅志愿者徐晨、趙雪穎、吳軒暉、張文珍分別用中、英、日、法四國語言介紹武漢的旅游景點、美食文化。這群身著綠T恤、紅馬甲的志愿者與中外游客親切交流,讓游客們在欣賞美妙音樂的同時,更深入地理解武漢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武漢禮物”“荊楚有禮”文創(chuàng)展示區(qū)和漢繡、剪紙非遺產(chǎn)品展示區(qū)里,陳列著極具地域代表性的漢繡、剪紙等非遺作品,以及冰箱貼、U盤等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每一件都仿佛是一件藝術(shù)品,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漢繡展臺前,省級傳承人任煒介紹到,“漢繡色彩鮮明富麗,線條挺拔分明,講究‘花無正果,熱鬧為先’?!蔽錆h剪紙的省級非遺傳承人沈松柏則指著自己的作品《黃鶴樓》向游客講述今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幕后故事。
從蔡林記“熱干面禮盒”承載的武漢美食文化,到“黃鶴古韻旋轉(zhuǎn)燈”蘊含的城市地標元素,再到漢繡精湛的針法技藝和剪紙生動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讓海外游客深刻感受到武漢文化的獨特魅力,進一步強化了游客對武漢的“首站記憶”。
一位外國友人被精美的漢繡作品深深吸引,他好奇地詢問著針法技藝,志愿者耐心地用英語講解,從選線的講究到針法的變化,每一個細節(jié)都讓外國友人驚嘆不已,“這些作品太精美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細膩的刺繡,武漢的文化真的太有魅力了!”
除了精彩的藝術(shù)展示和文化講解,文旅志愿者們還在現(xiàn)場忙碌地為游客們發(fā)放“武漢旅游導覽”“武漢文旅指南”等宣傳冊,將武漢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特色景點一一展現(xiàn)。外國游客們一邊觀賞,一邊發(fā)出陣陣驚嘆?!皝淼轿錆h這座城市,我們聽到了高雅音樂,看到了非遺作品展示,了解了城市發(fā)展和旅游資源,感受到城市的馨香與浪漫?!?/p>
面對游客在簽證咨詢、交通接駁等方面的問題,志愿者們更是用專業(yè)知識耐心解答,為游客規(guī)劃合理的行程路線。外國游客對武漢的交通不太熟悉,志愿者用英語詳細地為他介紹了機場到市區(qū)的各種交通方式,還幫他規(guī)劃了去黃鶴樓的路線。外國游客感激地說:“你們的服務太貼心了,聽了你們的介紹,我們知道武漢不僅有可口的美食,深厚的文化,還有黃鶴樓、長江大橋、東湖綠道等眾多美景,我一定會好好享受這次武漢之旅的?!?/p>
在這個“中國旅游日”的盛大節(jié)日里,武漢文旅志愿者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專業(yè)優(yōu)質(zhì)的服務,成為了武漢旅游最溫暖的形象大使。他們用行動為推動武漢入境游高質(zhì)量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讓每一位來到武漢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與魅力,帶著滿滿的“首站記憶”,開啟一段難忘的武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