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西湖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消息:“過去29年來,汪徐家一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工作,研究偏微分方程。期間,他拿到了晨興數(shù)學金獎,當選了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并獲得澳大利亞桂冠學者(LaureateFellowship)稱號。然后在2024年9月,他全職加盟西湖大學,任數(shù)學講席教授?!?/p>
汪徐家
公開資料顯示,汪徐家1979年9月進入浙大數(shù)學系學習一直到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并繼續(xù)留校任教。1995年9月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聘任為研究員(ResearchFellow),2005年升為教授,并于2007年獲得晨興數(shù)學金獎,2009年當選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2013年獲得澳大利亞桂冠學者(LaureateFellowship)稱號。2024年9月入職西湖大學,任數(shù)學講席教授。
汪徐家主要從事非線性橢圓拋物方程理論及其在幾何與物理中的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和他人合作):建立了Hessian方程的位勢理論,證明了Monge-Ampere方程自由邊界的正則性,并把Monge-Ampere方程邊值問題的正則性推進到最優(yōu)。解決了陳省身的仿射Bernstein問題猜想,并對平均曲率流的奇性刻畫做出突破性工作。解決了Monge在1781年提出的最優(yōu)傳輸問題解的存在性問題,并獲得了一般成本函數(shù)的最優(yōu)傳輸問題的正則性,解決了Villani提出的正則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