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一大波科技公司開啟上市潮,先入“港交所”者就能稱王?
      2018-07-03 08:31:00 來源:騰訊科技

      [摘要]香港是一個小身體頂著個大帽子,把大量缺錢的公司帶到香港。無疑港交所的興旺除了會帶來投資機會和融資機會,還會是A股改革的前哨站。

      (本文由騰訊新聞、富途證券共同出品,作者系富途證券分析師,騰訊新聞同步首發(fā),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這個六月是一場屬于球迷的盛宴,但與世界杯的熱熱鬧鬧、人聲鼎沸不同,幾大股票市場顯得愁云慘淡、跌跌不休。然而也是在這時,科技公司們卻爭先恐后地遞交招股申請,CEO們耐心地應對各路媒體的質(zhì)疑,幾天時間飛越半個地球四處路演?,F(xiàn)在小米招股的謎底已經(jīng)揭曉,不僅創(chuàng)下繼FB和阿里巴巴以來全球最大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公司IPO融資金額記錄,還高難度地實現(xiàn)了10倍的超購。

      雖與此前投行們給出的高至千億美金的估值有差距,但雷軍還是選擇了底價17元發(fā)行,履行了與投資者留下盈利空間的允諾。微博上雷軍露出微笑道“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雷老板話音未落,這邊廂另一大巨頭美團點評也遞交申請,媒體預計估值高達600億美金。這個6月,過了聆訊的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公司還有映客、第七大道、51信用卡,遞交申請的還有寶寶樹。這些科技公司積極沖鋒,為的是早日能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如此趨之若鶩,莫非真的是先入港交所者為王?

      科技公司積極上市,實則資本寒冬將至

      1、美國加息縮表,“強美元”帶來的是全球資本外流

      全球范圍內(nèi)資金成本的抬升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連鎖反應是企業(yè)不得不趁現(xiàn)在選擇上市、儲備彈藥的重要原因。

      本月中旬,美聯(lián)儲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從1.50%-1.75%提升到1.75%-2.00%之間,以防止美國經(jīng)濟可能面臨的過熱局面。相關消息預計,美聯(lián)儲年內(nèi)可能還會有兩次加息。

      在“強美元”周期下,早前已經(jīng)發(fā)生了阿根廷等新興國家股匯債三殺、蔓延至意大利債務危機等,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港元走弱多次觸發(fā)弱勢兌換標準,人民幣近日的下跌。雖然說香港的經(jīng)濟增長良好,我國也擁有雄厚的3萬億外匯儲備和外匯管制措施。但美聯(lián)儲由寬松十年轉(zhuǎn)向加息縮表,全球資金面緊張的大趨勢才剛剛開始。

      離岸人民幣匯價一路下跌,6月創(chuàng)年內(nèi)最大跌幅3.7%

      港元匯價一直保持弱勢兌換水平觸發(fā)壓力位

      2、國內(nèi)經(jīng)濟增速下降,去杠桿,債務違約潮頻現(xiàn)

      由于近年來我國GDP增速放緩,總貨幣M2卻屢創(chuàng)新高,我國M2在2016年達到了GDP的近2倍,這比美國的水平還高出80%!于是國家大力控風險,銀行及金融機構(gòu)經(jīng)過去年以來的大力整頓,資產(chǎn)和負債的增長率降至了04年以來的歷史低位。伴隨著的“錢荒也來了”,企業(yè)普遍融資困難,其中許多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市場有多缺錢,反映出來的有從銀行貸款難,即使是極度“無辜”的首套房貸批款也極其困難。而資本市場上也能看到,A股市場上換手率,從2015年至2017年一路下滑,2018年至今保持低迷狀態(tài)。

      3、全球三大市場表現(xiàn),港、A股下挫,美股震蕩

      從今年2月份創(chuàng)下新高的33484點以來,恒生指數(shù)截止7月1日下跌13.53%

      邁入2018年,上證指數(shù)從最高點3587到現(xiàn)在下跌20.63%

      一向最為堅挺,走過十年長牛(指數(shù)漲了6倍)的納斯達克,在6月11日創(chuàng)下新高后也開始了調(diào)整。(行情截圖來源-富途牛牛)

      資本市場脆弱的表現(xiàn),自然對于想上市公司而言并非好事。

      這是市場也對未來有可能出現(xiàn),債券價格上漲,資產(chǎn)價格下跌,風險偏好大幅下降抱有擔憂的反映。

      當然科技公司積極上市與港交所對于上市制度的改革放寬、港股市場是溝通國際資本和中國資本的中間站,更了解中國科技公司都有關系。

      但誰都必須承認資本寒冬的北風在耳邊呼嘯,而沒有充足儲備是無法度過這倒難關的。

      以美團為例,2017年營收339億,但仍虧損29億,數(shù)據(jù)的背后還需了解2018年年初,美團殺入了以燒錢見長的打車領域,隨后又以近37億美元的總價格(以股權(quán)、現(xiàn)金、債務相結(jié)合的形式)買下了摩拜。美團生態(tài)鏈已經(jīng)初窺其勢,但畢竟每年還需巨量投入,應對餓了么、滴滴、攜程、ofo、百度糯米等強敵圍剿。

      尚未建立堅實護城河,需大量投入(燒錢)的科技公司,看到如此趨勢,不得不未雨綢繆。

      2018上半年港股IPO較去年持平,下半年是大頭,上市公司備受考驗。

      科技股的加緊上市,以及資本寒冬下其他行業(yè)也不遑多讓,這讓下半年的港股市場面臨考驗。

      壞消息是量大,根據(jù)德勤數(shù)據(jù),2018年下半年預計上市的獨角獸約10只,其中不少高估值標的,總?cè)谫Y金額有望達到1600億港元以上,在業(yè)績不如預期,市場地位也不穩(wěn)固情況下,“破發(fā)潮”并不遙遠。

      但是市場沖擊有多大,與A股市場審核制下的思維還是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港股市場化程度非常高,港交所主席李小加多次強調(diào),港交所的角色是維持公平,卻不插手市場。

      其中之一就是上市公司與投資方(機構(gòu)、散戶)要就股價達成一致。典型的例子是小米,小米在去年營收破紀錄地超過千億人民幣,機構(gòu)估值也一度達到1000億美金。但由于今年上半年較弱的外圍環(huán)境,小米最終也只能以500億美金估值掛牌。實際上,過往港股市場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不足60%,價格低于預期的例子時有發(fā)生如中航金融租賃。這些都是高度市場化的體現(xiàn)。

      去年我們看到動輒幾百倍超購的新經(jīng)濟個股易鑫、閱文等,上市后都迎來了破發(fā)的窘境。實際破發(fā)并不可怕,市場短期是資金推動的投票機,如果長期以好的業(yè)績和公司業(yè)務發(fā)展為動力,市場也會大方地給予溢價。

      這里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市以來漲幅超過500倍的騰訊控股。也許有人會疑問,BAT畢竟是少數(shù),但是在中國新經(jīng)濟崛起的時代,高科技上市企業(yè)標的越多,于投資者的選擇余地也就更大。

      高科技公司分化是自然現(xiàn)象,平庸者如Tom。Com則一蹶不振,如“faanmg”則富可敵國,信息化時代的壟斷發(fā)展速度超乎想象,強者恒強是大勢所趨。

      對于投資者而言,既要膽大,也需心細。膽大是指無需過度擔憂市場沖擊,港股相較于A股,市場化程度高,機構(gòu)占據(jù)主流。好公司給予溢價,差的公司從招股開始便舉步維艱,上市后也會慢慢失去流動性。好壞的標準在于公司是否經(jīng)營得當,業(yè)績增長并伴隨分紅。

      心細是指要警惕渾水摸魚的壞公司,高位減持,只炒作概念,玩弄財技。

      輝山乳業(yè)、漢能薄膜都是前車之鑒。

      先入“港交所”為王

      1、對于高科技公司大方地敞開懷抱是小米、美團們的時代機遇。

      香港對于高科技公司期待已久,比重上看,與美股科技股市值權(quán)重占比超過6成相比,香港高科技公司占比極低。錯失阿里是他心中永遠的痛。目前,美股市值最大的5巨頭以及市場最熱都是科技類新經(jīng)濟企業(yè),代表舊工業(yè)時代巔峰典型通用GE每況愈下。我們看看港股市場與納斯達克市值前20時的公司構(gòu)成:

      除騰訊以外,以金融、能源為主

      幾乎全是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股

      2、先進來港交所的科技公司享受一定的溢價和追捧。

      從小米創(chuàng)紀錄融資或得超購來看,對比優(yōu)信二手車下調(diào)融資金額并上市首日破發(fā),算得上是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科技股稀缺容易誕生超購,一邊是好標的眾多且對中概股不了解的市場(基本面正常的公司都會被機構(gòu)做空,如新東方、好未來),港美兩市對科技公司估值差異明顯。

      行情截圖來源-富途牛牛

      3、即將到來的資本寒冬會改寫市場格局,融到資的公司占據(jù)絕對市場優(yōu)勢。

      如拼多多三年就急于在美股上市,原因是在阿里京東巨量的GMV下,不進則退。拼多多的用戶規(guī)模和交易量達到目前水平僅用了3年,而阿里用了6年,京東用了10年。雖然單用戶金額只是阿里的1/6,京東的1/10,但增速令巨頭不寒而栗,若要進,融資則成了生命線。

      4、后科技時代,行業(yè)格局形成的時間大幅縮短。

      近年來今日頭條、抖音還有各大直播平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崛起速度導致市場迅速就會形成頭部玩家格局。以微信為例,先出現(xiàn),下載了,大家用上了,綁定了多項服務,再有一個比微信更好的APP都無法讓人去下載了。這也是收益領先,成功跨越科技股泡沫和次貸危機周期的著名對沖基金Coatue所歸納的TMT頭部效應。

      港股將成為吸引力最大的市場

      1、對投資機構(gòu)、投資者而言:標的豐富(獨角獸、新經(jīng)濟的首選上市地),市場成熟(機構(gòu)投資者主流形成的價值投資文化),規(guī)則穩(wěn)定(改革需民主問詢),重視投資者(對違規(guī)上市公司懲罰力度大)。

      2、對上市公司而言:開放(同股不同權(quán)、盈利要求),自由(全流通,再融資輕松),效率高(上市時間短),世界和中國大陸資金連接器(資金豐富)

      3、制度保障(看的見的手)上市制度到交易制度到監(jiān)管制度。制度化管理有穩(wěn)定性,將行政化影響降至最低。

      4、市場化(看不見的手),不去過多干預甚至是滿足制度不違法不干預,公平性讓投資者自行挑選公司,也讓最好公司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資本追捧的溢價。

      港交所主席李小加:過去30年,香港有兩個客戶,一個是中國缺錢的人,包括公司和各種各樣的企業(yè)。第二是外面有錢的人,世界的投資人。中國的企業(yè)到香港上市,賣了一張股票,這個股票在香港二級市場交易,不斷有外國人在香港買賣中國的股票。

      今天中國不再是資本的進口國,而是資本的盈余國,香港需要迎接中國的有錢人和世界的缺錢人,最后香港就有了四種人:中國缺錢的人、世界有錢的人、世界缺錢的人、中國有錢的人。

      匯率的風險、利率的風險、大宗商品的風險等這些風險之間的對沖、管理和交易越來越重要,香港在這方面將變成最重要的亞洲金融中心,最終香港將向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中心市場轉(zhuǎn)變,而非僅僅是股票市場。

      今天,香港上市公司整體市值有30多萬億港幣,但香港GDP只有2萬多億,香港是一個小身體頂著個大帽子,把大量缺錢的公司帶到香港。無疑港交所的興旺除了會帶來投資機會和融資機會,還會是A股改革的前哨站。

      不止科技公司,各行各業(yè)的都積極向港交所靠攏,對投資者而言,挑選好的標的來打新是獲取收益的重要手段。

      富途為您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新股漲幅榜提供參考:

      根據(jù)市場消息2018年將會赴港IPO的公司名單,實際以香港聯(lián)交所發(fā)布為準: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