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晏雯
攝影記者 劉中燦
視頻剪輯 彭影
通訊員 羅俊華 王芳
今年的4月15日到21日,是第三十一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根據最新公布的湖北癌癥年報,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仍穩(wěn)居榜首,“癌老大”的地位巋然不動。多年來霸榜癌譜的“癌老大”肺癌,在發(fā)病人群、早診早篩、生存周期、治療理念上有沒有什么變化?
“同樣是肺癌,吸煙與不吸煙的患者,在疾病特點和治療效果上存在著顯著差異?!?月14日下午,“323攻堅-癌癥防治專家談(第二季)”欄目的首場直播,有幸邀請到了湖北省腫瘤醫(yī)院胸部腫瘤內科二病區(qū)負責人楊彬來做客。楊彬從事腫瘤工作20余年,擅長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診斷與藥物治療,包括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從肺癌的現(xiàn)狀、篩查到治療,楊彬主任用生動的語言,為市民們帶來了一場肺癌防治的科普盛宴。
【點擊看直播回放】
吸煙與不吸煙,肺癌大有不同
過去,肺癌仿佛是男性煙民的“專屬疾病”,但現(xiàn)在情況大不一樣了。楊彬主任介紹說:“確實,吸煙是肺癌的重要高危因素,然而近年來,女性不吸煙者患肺癌的比例在逐漸上升。20年前,全球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男女肺癌患者比例大概是3.5-4:1,如今這一比例已變?yōu)?.5-2:1?!睏畋蚍治觯苑伟┗颊叩脑龆?,除了被動吸煙,還可能與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生活壓力、不健康的飲食和睡眠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廚房油煙,中式烹飪習慣以煎、炸、炒為主,廚房通風不好時,油煙中的有害物質就可能成為誘發(fā)肺癌的“幫兇”。
“吸煙和不吸煙同樣會得肺癌,但差別可不小。吸煙者患的肺癌類型往往更為難治?!睏畋蛑魅谓忉尩溃骸拔鼰煹姆伟┗颊咧校[癌和小細胞肺癌比較多見,而不吸煙的女性中腺癌比例較高?!边@種差異直接影響了治療方式和效果。鱗癌和小細胞肺癌多以化療聯(lián)合免疫治療為主,因為它們靶向陽性的概率較低,在亞裔人群中,鱗癌靶向陽性的比例不到10%。但腺癌就不一樣了,亞裔女性腺癌患者中,大概有50%有機會使用靶向藥物,像常見的EGFR突變,在腺癌中的發(fā)生率約為40%-50%,ALK融合突變率在7%左右。這意味著不吸煙的這幾類腺癌患者多了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預后相對更好。
肺癌篩查:低劑量螺旋CT是金標準
曾經,肺癌“發(fā)現(xiàn)即晚期”是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但現(xiàn)在情況有了很大改變。“這主要得益于大家體檢意識的加強和對篩查手段的認知提升。”楊彬主任解釋,以往很多人對體檢不重視,對胸部CT有輻射的顧慮,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篩查中的重要性。
“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篩查的金標準?!睏畋蛑魅螐娬{:“低劑量螺旋CT本質上就是CT掃描,輻射量只有普通CT的1/5左右,和我們在大氣環(huán)境中接受的輻射差不多,對人體的輻射損傷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迸c傳統(tǒng)胸片相比,胸片只能發(fā)現(xiàn)兩厘米以上的大病灶,對于縱隔和一厘米左右的小病灶很容易漏診,而低劑量螺旋CT能清楚地看到5毫米以上的結節(jié),大大提高了早期肺癌的發(fā)現(xiàn)率。
那么,哪些人屬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呢?楊彬主任列出了以下幾類:長期吸煙者(每天吸煙20支以上,持續(xù)15年以上)、被動吸煙者、有肺部慢性疾病史者(如慢阻肺、結核等)、長期接觸有害物質者(如裝修工人、石棉工人等)以及有肺癌家族史者。
對于這些高危人群,楊彬主任建議:“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如果連續(xù)兩三年檢查結果都正常,可以適當延長篩查間隔。要是體檢發(fā)現(xiàn)肺上有結節(jié),一定要聽從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根據結節(jié)的大小、形狀、邊緣是否光滑、有沒有分葉、是否牽扯胸膜等特征,判斷結節(jié)的良惡性,再決定后續(xù)的處理方式?!彼€特別提醒說,即使篩查結果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對于結節(jié),一定要動態(tài)觀察,需要定期進行復查和隨訪。
肺癌治療手段多樣,精準治療成趨勢
肺癌的治療,早已不是“一刀切”的時代,而是越來越精準化、個體化。楊彬主任介紹說:“肺癌分為1期、2期、3期、4期,不同分期的治療方式不同。我們還會根據患者的病理類型、基因檢測結果以及身體狀況來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p>
對于早期肺癌患者來說,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式。除了手術外,放療也在不斷進步,從粗獷的傳統(tǒng)放療發(fā)展到精細的調強放療,現(xiàn)在還有質子重離子放療,定位更精準,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更小。
內科藥物治療更是走向精準化。楊彬主任詳細解釋道:“以前晚期肺癌的治療千篇一律,基本都是化療?,F(xiàn)在我們會根據不同的病理類型、驅動基因來選擇藥物。比如,同樣是腺癌,有EGFR突變的患者,可以選擇針對EGFR的靶向藥,而且靶向藥還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療效也有所不同。免疫治療也和靶向治療一樣,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免疫治療的出現(xiàn),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和生存機會?!?/p>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肺癌治療手段的增多和復雜性的增加,多學科綜合治療已經成為肺癌治療的重要趨勢?!皩τ诜伟┗颊邅碚f,單一的治療方法往往難以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我們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方案?!焙笔∧[瘤醫(yī)院在肺癌的多學科協(xié)作方面做得非常好,“我們醫(yī)院有專門的肺癌MDT團隊,每周都會定期召開會議討論肺癌患者的治療方案?!彼f,這種多學科協(xié)作的模式可以確?;颊叩玫阶钊?、最合理的治療。
如今,在精準治療理念的引領下,肺癌不再是傳統(tǒng)認知中的絕癥,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步入了慢病管理階段。楊彬主任分享了一些典型案例:“我自己管理的病人中,有幾個ALK陽性的病例,從最早的一代藥物吃到二代,現(xiàn)在吃到三代,生存期已經有8-10年左右,目前狀態(tài)還很好。還有一些EGFR突變的患者,從吃一代藥物耐藥后換成三代,生存期也能達到四五年。免疫治療時代,也有不少患者做了免疫治療兩年之后實現(xiàn)長期生存。這些患者真正實現(xiàn)了慢病化管理,和我們醫(yī)生都處成了朋友。這些案例讓我們看到了肺癌治療的希望,也讓患者們對未來充滿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