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曹洋
通訊員 歐陽橋 吳萍
五一假期結束,很多人在節(jié)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身體和心理不適。有的食欲不振,有的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有的工作效率低,這可能是節(jié)后綜合征的表現。如何在假期后調整好身心狀態(tài)?5月9日,新聞記者采訪了江城專家,請專家支招應對節(jié)后綜合征。
28歲的李先生(化姓)是一名廣告公司的策劃專員,平時工作節(jié)奏快、壓力大。為了緩解壓力,五一假期他和朋友一起去外地旅游。上班的第一天,早上鬧鐘響了好幾遍他才迷迷糊糊地起床,還差點遲到;坐在辦公桌前看著電腦只感覺眼睛發(fā)澀,頭昏腦脹,思緒無法集中;同事找他溝通工作,他也反應遲緩,答非所問。整整一天,雖然李先生努力強打精神,但效率十分低,原本一天能完成的任務,到下班時才完成了一小半;到晚上,他的腸胃也鬧騰起來,肚子一直隱隱作痛,還出現了腹瀉。5月7日,他趕緊來到武漢市東湖醫(yī)院就診,接診的該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陳紅表示,他是患上了節(jié)后綜合征。
陳紅介紹,節(jié)后綜合征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疾病,而是因生活規(guī)律被打破,身體和心理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工作、學習節(jié)奏所產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應。造成節(jié)后綜合征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生物鐘紊亂,假期期間,很多人打破了日常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晚睡晚起成為常態(tài),當假期結束,需要恢復正常的起床和入睡時間時,身體的生物鐘無法及時調整,導致內分泌失調,進而出現各種不適癥狀;二是過度放松與緊張切換,假期中,人們從緊張的工作、學習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全身心放松,然而節(jié)后又要迅速回到高度緊張的節(jié)奏,身體和心理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巨大的轉變,從而引發(fā)一系列不良反應;三是飲食不規(guī)律,假期的飲食往往缺乏節(jié)制,攝入過多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且飲食時間不固定,這不僅加重了腸胃的消化負擔,還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陳紅指出,節(jié)后綜合征雖然不是“病”,但還是會對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影響。生理上會感覺精神萎靡、渾身乏力,工作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總是昏昏欲睡;產生食欲不振、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如果進行了長途旅行、爬山等高強度活動,身體肌肉處于持續(xù)緊張和疲勞狀態(tài),還可能會出現全身肌肉酸痛,影響正?;顒?,而心理上,容易情緒低落,工作缺乏動力,焦慮、煩躁,甚至因小事發(fā)脾氣。
陳紅提醒,只要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和心態(tài),就能快速擺脫節(jié)后綜合征的影響,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開始上班后,要調整作息,恢復生物鐘。比如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早上按時起床。即使剛開始難以入睡,也要保持安靜的睡眠環(huán)境,避免熬夜。通過循序漸進地調整,幫助身體重新適應規(guī)律的作息。白天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有助于調節(jié)生物鐘,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同時,避免在下午或晚上飲用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品,以免影響睡眠。
節(jié)后注意及時調整飲食結構,減輕腸胃負擔。節(jié)后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蘋果、香蕉、燕麥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緩解腸胃不適。減少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飲暴食??梢赃m當增加粗糧的比例,如玉米、紅薯、糙米等,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同時減輕腸胃負擔,此外,多喝水有助于清理腸道,促進新陳代謝。
適度運動,緩解體力疲勞。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釋放身體內的壓力激素,緩解肌肉酸痛和身體疲勞,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對于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可在工作間隙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如轉動脖子、活動肩膀、伸展四肢等,放松身體肌肉,改善身體的僵硬狀態(tài)。
心理調節(jié),緩解焦慮情緒。正視節(jié)后的焦慮和壓力,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不要過分自責和焦慮??梢試L試通過深呼吸、冥想、聽音樂等方式放松身心,緩解緊張情緒。合理規(guī)劃工作和學習任務,將大任務分解成小目標,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逐一完成。每完成一項任務,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克服焦慮情緒,恢復積極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