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訊員 裴霓裳
因左眼混合性散光,只要戴框架眼鏡久了小許(化名)就會頭暈,于是上周他前往湖北愛爾眼科醫(yī)院就診,希望擺脫當前的困擾。
今年19歲的小許右眼視力正常,但因先天發(fā)育不良,左眼形成了400度散光以及300度遠視。因度數超過隱形眼鏡的制作范圍,小許只能配戴框架眼鏡,而雙眼存在屈光參差,導致他只要戴久了框架眼鏡就很容易累,還會產生眩暈感。
目前就讀大一的小許,觀察到許多同學已通過手術改善視力,因此也萌生了手術的想法。在湖北愛爾眼科醫(yī)院,屈光??漆t(yī)生黃娜為小許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病史詢問,發(fā)現由于兒時未能定期接受檢查并進行干預,小許左眼不僅存在混合性散光,還伴有弱視,配戴框架眼鏡最佳矯正視力只能達到0.5。
盡管小許的眼部和身體指征符合手術要求,但由于弱視的存在,預計其矯正視力可能無法達到正常水平。但得知自己可以通過手術擺脫眼鏡的束縛,小許仍感到非常高興。近日,黃娜醫(yī)生為小許成功實施了左眼飛秒激光手術。昨日,術后一周復查時,小許的左眼視力已提升至0.8。他表示,現在視力明顯比以前清晰多了,且長時間看東西也不再感到頭暈。
黃娜醫(yī)生解釋稱,雙眼屈光度差異較大被稱為屈光參差。一般而言,人的兩眼屈光狀態(tài)普遍存在輕度差異,完全一致的情況較為罕見。兩眼的屈光參差最大耐受極限通常為250度,超過此限度可能導致雙眼視像融合困難。對于屈光參差超過250度的成人患者,佩戴框架眼鏡時,由于矯正鏡片原理不同,圖像在視網膜上的成像大小會有所不同,超出大腦所能耐受的范圍時,會導致疲勞感。因此,這類患者更適合選擇屈光手術進行矯正。
黃娜醫(yī)生特別指出,屈光矯正手術是一項嚴謹的醫(yī)療行為,術前必須進行系統(tǒng)化、多維度的精準檢查。這不僅是排查圓錐角膜、青光眼等手術禁忌癥的關鍵步驟,更是為手術方案設計提供精準數據支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充分掌握患者眼部參數的基礎上,經驗豐富的術者會綜合研判角膜形態(tài)、屈光狀態(tài)、生物力學特征等多重因素,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通過選擇角膜或眼內等適宜的手術實施精準矯正,可有效控制雙眼成像差在腦皮層融合閾值范圍內,這對于混合性散光合并屈光參差的患者尤為重要——科學的手術設計不僅能提升視覺質量,更能從根源上改善視疲勞、立體視功能異常及眩暈等神經視覺代償癥狀。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眼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