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探秘莫斯科中共六大會址的前世今生
      2018-03-25 09:58:00 來源:人民網


      工作室 最新LOGO.jpg

      先出一道歷史題——

      從1921年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中國共產黨迄今舉行了19次全國代表大會。其中有一次不在國內召開。請問是哪一次?

      答案:中共六大。1928年,于莫斯科舉行。

      再出一道時政題——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俄羅斯,即參加了一個建筑的建館啟動儀式。你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的什么儀式嗎?

      答案:中共六大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

      你可能還要問了——

      為什么這次大會要在莫斯科舉行?為什么這處會址的修建讓習主席如此重視?這個遠在異國的中共六大會址,現(xiàn)在情況如何?走,零時差工作室記者帶你探訪它的前世今生。

      中共的大會怎么開到了莫斯科?

      這座位于白樺林中的銀白色小樓,就是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它坐落于莫斯科西南郊區(qū)五一村的帕爾科瓦亞大街18號。

      晨光中的銀白色小樓。吳焰攝

      為什么會在這里開六大?

      得從90多年前講起。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陷入低潮。中國共產黨迫切需要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新時期革命的性質和任務。然而,此時國內極不安全。從1927年“八七會議”提出召開中共六大起的3個多月時間里,會議地點幾經醞釀,仍難定奪。

      恰逢共產國際1928年要在莫斯科開國際會議。于是,中共中央希望把中共六大會址定在蘇聯(lián)境內,向共產國際提出申請后,得到了大力支持,會議地點確定在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

      于是,從1928年4月開始,來自中國各地的100多名代表,分批前往莫斯科。很多人是從黑龍江的綏芬河站乘火車進入蘇聯(lián)境內抵達莫斯科的。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沿途通緝抓捕赴會的黨員代表。為確保代表安全,會議秘密進行。歷史學家是這樣描述的——

      “當時,(中共)代表們乘火車前往莫斯科,車廂窗戶都被窗簾遮住了。一些同樣拉著窗簾的大客車和小汽車直接開到月臺,接上他們,穿過莫斯科,前往郊外……”

      代表們自報到之日起,就不再使用自己的名字,一律使用編號。這在中共代表大會歷史上也是唯一一次。

      中共六大代表的編號名單。曲頌攝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五一村里迎來了上百名中國人,他們在這里散步、交談、唱歌,抑或爭論。周恩來、蘇兆征、項英、蔡和森……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陌生的編號,出現(xiàn)在這里。帕爾科瓦亞大街18號小樓二層的會議室里,共產國際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報告,瞿秋白作了政治報告,周恩來作了組織報告和軍事報告,李立三作了農民問題報告……

      “中共六大在黨的建設和發(fā)展、在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征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如此評價。

      “舊址”為何重新發(fā)光?

      遺憾的是,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艱難困苦的這座建筑,先后變成集體住宅和國營商店,幾場大火幾乎讓它損毀殆盡,剩下殘垣斷壁。

      六大會址修復前的狀態(tài)。資料圖片

      首次正式提出修建中共六大會址紀念館的,是習近平。2010年3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他在訪問俄羅斯時,向時任總理普京提出保護六大會址的設想,得到后者熱情回應。2013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專門出席了中共六大紀念館建館啟動儀式。

      兩國還簽署了會址租賃合同,租金每年1盧布,租期49年,中方出資修復后,將其作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分部,舉辦中共六大常設展覽。

      六大會址紀念館的“重生”,不易。建于18世紀的這棟貴族莊園別墅,早在1960年已被列為聯(lián)邦級歷史文化遺產,修復意味著必須嚴格遵循文物保護“以舊修舊”。何況,這是在異國他鄉(xiāng)修復——光是辦齊租賃合同的全套法律文書,就花了17個月。

      那段時間,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親自協(xié)調,致信戈洛杰茨副總理和有關部門,解決施工中的難題。參與項目的中俄雙方各相關部門及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全成了“拼命三郎”。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右二)親自協(xié)調解決施工中的許多難題。資料圖片

      在雙方努力下,僅用了一年5個月,2016年6月20日,修復工程順利通過中俄聯(lián)合驗收小組驗收,并得到了俄方文物保護機構的高度肯定??⒐ず?,這座建筑接連榮獲莫斯科市政府授予的“優(yōu)秀修復項目獎”等榮譽,成了莫斯科的一道新風景。

      施工人員正在會址墻外作業(yè)。資料圖片

      海外的紀念館是誰去?

      2016年7月4日,修葺一新的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隆重開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tǒng)還特地發(fā)來了賀詞。

      據統(tǒng)計,迄今,館里已接待了近1.1萬名觀眾。有追尋紅色足跡而來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后代們,也有為尋找中華復興秘訣而來的留俄學生;有沿著“紅色旅游”而來的中國游客,還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企員工們。留言薄上,寫得最多的,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老一輩革命家后代向紀念館贈送資料。吳焰攝

      五一村的村貌也整治一新。 “90年前,中共的一次會議讓我們小鎮(zhèn)變成了歷史的一部分;90年后,會址的修復與展覽館的建成,又拉動了小鎮(zhèn)的發(fā)展。”當地居民和附近學校的師生們也常常來到這里參觀。

      這里更成了中俄文化交流的一個新場所。來自中國的民樂、雜技、武術、京劇等,也紛紛走進當地的文化宮、學校。每年的中國春節(jié),已經固定成為在俄華人與當地居民同慶的重要時刻。

      當地小學生及家長來紀念館參觀。資料圖片

      “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的建成,體現(xiàn)了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的民族精神和與時俱進、開創(chuàng)未來的時代精神,也是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發(fā)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庇H歷了這座會址“重生”的全部過程,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無比感慨。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出品)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