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2月23日訊(文/記者陳奇雄 圖/網(wǎng)友)武昌中華路街“都府堤”路上有兩塊指路牌,一塊牌子上將“都”的拼音標注為“Du”,另一塊牌子上,則將“都”的拼音標注為“DOU”。文史專家劉謙定先生指出,前面一塊牌子上的注音是正確的,后一塊牌子上的注音是錯誤的,希望有關部門將其改正。
12月22日,網(wǎng)友“璇兒Selena”撥打武漢晚報新聞熱線82333333介紹,都府堤路上的這兩塊路牌,相距不過二三十米遠,上面既有漢字,也有拼音。她對兩塊牌子進行了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兩塊牌子上“都”字下面的拼音標得不一樣,一為“Du”,一為“DOU”。她不知道哪個拼音是對的?
武昌區(qū)文史專家劉謙定先生說,要弄清“都府堤”這個地名的正確讀音,必須先了解其來歷。
劉謙定先生指出,在明朝時,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與財政,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機構;提刑按擦使司掌管監(jiān)察與刑獄,為一省的最高監(jiān)察機構;都指揮使司主管軍事,為一省最高軍事機構。三司互不統(tǒng)屬,各對中央負責。明朝設置有湖廣都指揮使司,其駐地在武昌。其附近有一個湖叫司湖。人們在該湖邊筑堤防洪,因堤靠近都指揮使司衙門,該堤就被命名為“都府堤”。沿堤形成的街道,就叫都府堤大街。所以,都府堤中“都”的讀音,與首都中的“都”一樣,應為“Du”。
另有市民指出,在”都要、都會、一動都不動”等詞組中的“都“字,才讀作“DOU”。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將責成路牌制作單位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