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致錢玄同信
錢玄同用國語注音字母和國語羅馬字母注音的化學元素表
長江網(wǎng)訊(記者 畢婷 通訊員 丁燕 祝晨)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與武漢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新文化運動急先鋒—錢玄同文物展”,今日起(2月23日)在武漢博物館展出,展覽持續(xù)至4月23日,市民可免費觀展。
展覽展覽分為“章門弟子,志切復古”、“文學革命,沖決網(wǎng)羅”、“國語先行,化古用今”、“師友切磋,文采風流”四大專題,共展出85件(套)文物,其中5件是國家一級文物。除錢玄同日記、照片、文稿、信札、書法、印章外,章太炎、魯迅、胡適、周作人等一批近現(xiàn)代名人書法、信札同時展出。
1915年,《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文化運動隨之興起,作為《新青年》重要作者及編輯,錢玄同大力鼓吹白話文,主張文言一致,反對用典,提倡注音字母、書寫橫排標點。展品中,一封胡適1917年10月2日致錢玄同的信中寫道,“先生所講中文符號宜多不宜少,這話狠對。”橫排左寫斷以標點的這封信亦顯示“白話文運動”倡導者們對于新書寫方式的身體力行。展品中也包括兩封魯迅與錢玄同的信件往來。
1919年四月,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在北京成立,錢玄同、胡適、劉半農(nóng)等作為學校代表被推選為會員。作為北大教授,“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委員,錢玄同十分注重注音字母在實際學術(shù)和生活中的應用,他從民間收集資料,用國語注音字母為化學元素注音,本次展覽錢玄同給元素周期表做的筆記也得以展示。
此次展覽展出的不少文物都體現(xiàn)了新文化運動期間的風尚,如錢玄同的《簡筆字》手稿、錢玄同“致魯迅信”、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1908年錢玄同師從章太炎學習說文解字時的筆記《說文札記》、《錢玄同日記》等。
據(jù)了解,這批珍貴文物為首次在武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