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2月5日電 題:返鄉(xiāng)務工人員在短暫的團圓中憧憬未來
顧玲、張大川、杜雅婷
正午溫暖的陽光透過窗子灑落在一間20余平方米的出租屋內,37歲的返鄉(xiāng)務工人員郝大克和妻子羅玉蘭在里面忙碌著,這間屋子是他們?yōu)榉奖阕约阂粚号妥x青海縣城的小學而租賃的。羅玉蘭將窗簾拆取下來,換掉床單被罩,郝大克檢查所有家具是否有損壞,之后用干凈的抹布擦起了玻璃。
新春時節(jié),像郝大克一樣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們陸續(xù)回到了家鄉(xiāng)。他們的家鄉(xiāng)——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是青海東部一個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集縣,這里山大溝深,全縣28.6萬人中有農村人口25萬人,是國家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屬于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的六盤山片區(qū)。因為貧困面大、程度深,近些年來,化隆縣很多貧困群眾走出大山,在全國各地開拉面館掙錢維生,目前常年在外從事“拉面經濟”的人員達到10萬人。
此時的化隆縣城和鄉(xiāng)村,不時有響起的鞭炮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熱鬧非凡。短暫團圓的日子里,返鄉(xiāng)的務工人員在故鄉(xiāng)享受著家庭的溫暖,并為繼續(xù)外出打工做著準備。
郝大克夫妻二人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開了一家拉面館,生意差強人意?!耙幌氲揭丶疫^年,拉面館里的生意就沒心思做了,就想著趕緊回家,和家人團聚。”郝大克說。
分別1年后,終于見到了一對可愛的兒女,羅玉蘭開心地把13歲的女兒郝光蓮和8歲的兒子郝光華摟在懷里?!耙姷桨謰屘貏e開心,但是也很難過”,郝光蓮說,因為爸媽過完元宵節(jié)后還會再去安徽。說到這兒,郝光蓮就掉下淚來,羅玉蘭也沒能忍住,郝大克借點煙的機會將眼角的淚憋了回去?!耙蚕脒^帶孩子去安徽上學,但是那邊學校離我們太遠,開銷太大,又得忙店里的事兒,所以力不從心。”郝大克說。
在有限的團圓日子里,郝大克夫妻二人希望能盡可能地彌補孩子,“給孩子買些好吃的東西,然后帶他們出去玩玩,去西寧轉轉?!焙麓罂苏f,我們還在盤算如何讓拉面館的生意變得更好,比如擴大規(guī)模,或者重新裝修一下,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多掙點錢補貼家用。
與郝大克一樣,31歲的黃逢春近年來在福建務工,臘月二十四晚上,他坐了32個小時的火車到達西寧,然后輾轉回到家鄉(xiāng)化隆縣扎巴鎮(zhèn)雙格達村?!拔彝獬鰟展ひ呀?、8年了,起初在西寧的一家玉石雕刻作坊里當學徒,后來輾轉到浙江、福建去做礦石開采的工作,一兩年才能回來一次?!秉S逢春說。
見到黃逢春的時候,他正作為笛子手和村民一起表演河湟皮影戲的經典曲目《紅羅傳》?!捌び皯蚓褪俏覀兇遄永锏哪晡秲?,希望老一輩的這門手藝能在年輕人手中傳承下去,繼續(xù)給村民們帶去快樂”,黃逢春說,“新的一年,我不打算再外出了,計劃承包流轉一些土地,跟著合作社和協(xié)會的致富帶頭人一起,搞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這比外出打工要好,也是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業(y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