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墨西哥城9月30日電(記者錢泳文)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9月26日至30日在墨西哥瓜納華托舉行。中國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在會上展示“綠航星際”試驗進展成果,志愿者在密封艙內一切良好。
“4名志愿者目前已在密封艙生活了105天,到目前為止一切良好”,“綠航星際”試驗研究人員告訴新華社記者。
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科研管理部經理黃輝劍梅解釋說,除了重力影響有所不同,志愿者們在艙內的生活和太空生存條件一模一樣。4名志愿者食用燕麥、草莓、大白菜和西紅柿等在艙內種植的谷物、蔬菜和水果。
此外,由于沒有在密封艙內養(yǎng)殖動物,在艙內儲存的肉類食用完后,志愿者食用了蛆蟲等以補充必需的蛋白質。
“我們期待此次試驗成果能為各國太空機構帶去福音”,黃輝劍梅表示。
“綠航星際”于今年6月17日啟動,3名男性和1名女性志愿者進入面積370平方米的密閉艙內,開展為期180天的受控生態(tài)生保技術試驗驗證。受控生態(tài)生保技術是指通過人工建立的封閉受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人類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大氣環(huán)境和生保物質。試驗的另一重要目的,是研究人在長期密閉環(huán)境中生理和心理的變化。
2013年9月,中國航天員中心和深圳市政府開始進行軍民融合探索性合作,由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組織、航天員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共同進行受控生態(tài)生保系統(tǒng)研究,并獲得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支持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