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輕信“貸款不用還”! 90后貧家女孩為父治病深陷債務泥潭
      2018-06-14 14:51:00 來源:荊楚網

      圖為:王晶給介紹人張某轉賬的部分記錄

      圖為:她目前至少還欠這9家公司的錢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俊華)22歲的王晶(化名)是一家服裝店的營業(yè)員。因為父親的病情越來越重,她急著為父親治病,但卻苦于沒有積蓄。5月初,她在朋友圈看到一則“貸款不用還”的信息,于是向陌生人求助。沒想到,兩名90后女子以她的身份信息,在10多個網貸平臺上借款12萬余元,并收走5萬余元“手續(xù)費”。

      如今,明白過來的王晶,糊里糊涂地背上了近20萬元的債務,她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擔憂父親病情

      小姑娘想盡一份孝道

      王晶說,她小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她跟外婆住在武昌余家頭。父母后來都沒有再成家,他們都沒有固定職業(yè),父親最近幾年靠跑網約車維生,母親在一家培訓機構做內勤老師,收入一般。他們供她讀完中專后,她就靠打工養(yǎng)活自己,跟父母的關系一直都很融洽。

      她父親今年50歲,幾年前患上肺結核,身體一直不太好。今年3月,父親病情加重,出現(xiàn)侵蝕到腦、腎的情況。因為自己工作不久,收入不高,也沒有積蓄幫助父親,她總想有什么辦法可以弄到錢,能給父親治病。

      5月1日,王晶在一名微信好友韓某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則信息“貸款不用還,秒批,征信無記錄,無任何影響,白拿,急缺錢找我。”她與韓某并不熟,但還是試著聯(lián)系了對方。韓某說,她有兩個宜昌的朋友,可以通過網上渠道借到錢,但條件是借到的錢要提走一半“手續(xù)費”。

      王晶又與韓某介紹的宜昌朋友張某、揭某聯(lián)系,她們稱愿意來漢當面幫她。

      輕信網友蠱惑

      出示身份信息辦網貸

      5月8日,張某、揭某在江漢路一家酒店約見王晶。她們詢問了王晶的身份證、手機號碼、服務密碼、家庭住址、芝麻信用等信息,然后用她的手機開始操作。當天,王晶的銀行賬號上收到3400元,她當即通過微信轉了1700元給張某。

      此后幾天,王晶又前往酒店,將手機交給張某操作,她的銀行卡上又相繼到賬了約10萬元,她按約先后轉給對方約5萬元“手續(xù)費”。對方一再跟王晶說,這些錢可以不用還。王晶雖心存疑惑,但想對方收了這么高的“手續(xù)費”,至少可以等治好父親的病,再慢慢還。

      5月12日,王晶收到一則到期還款的短信提示,才知道自己在網上APP貸款了。她在自己的手機上并未發(fā)現(xiàn)貸款APP,于是在下載記錄里面找,發(fā)現(xiàn)手機上曾下載過16個以上的貸款APP。王晶試著恢復了幾個APP,發(fā)現(xiàn)都有金額不等的借款。其中一個名為“桔子分期”的APP,還被用來購買了一部6800多元的手機。王晶質問張某,對方承認買了一部手機。

      此時王晶才明白,所謂“貸款不用還”,實際是張某和揭某利用她的身份信息,在多個網貸平臺上借了錢。她們通過APP借款后,又迅速刪除了APP,所以王晶都不知道到底欠多少平臺的錢。

      截至5月13日,王晶的銀行卡賬號共收到12萬元,她轉給對方5萬元,對方還用APP買了一部手機。而這些借款,全是用她的身份信息辦理的。

      賬單陸續(xù)到期

      貧家面臨近20萬元債務

      從5月中旬開始,王晶的手機陸續(xù)收到各個借款平臺發(fā)來的賬單到期短信,提醒她按期還款。起初,王晶用銀行卡里的錢還了幾筆平臺的錢,但有筆2200多元的借款,她因逾期兩天,就被要求還了3000多元。無奈之下,她只好向媽媽坦白“我可能被別人騙了”。

      昨天,王晶在媽媽的陪同下,向楚天都市報反映求助。她向記者出示了已知的9個借了款的APP平臺,分別是桔子分期、貸上錢、來分期、玖富萬卡、嗨付、及貸、融360貸款、好分期、你我貸借款。其中,金額最大的幾筆是嗨付3.48萬元、玖富萬卡2.64萬元、及貸2.3萬元。

      王晶的媽媽算了算各個平臺的本息數額,稱現(xiàn)在需要還近20萬元。這對一個貧寒家庭來說,無疑是巨額債務。記者嘗試登錄這幾家網絡借貸平臺,發(fā)現(xiàn)申請貸款的過程都十分簡單,且放款非??旖?,過程中也沒有什么警示提醒。有些貸款平臺,從表面看甚至難以發(fā)現(xiàn)它在提供借貸業(yè)務。

      王晶的媽媽告訴記者,女兒為了給她父親治病,莫名背上這些沉重的債務,現(xiàn)在精神恍惚,十分讓人擔心。

      被騙網上借貸

      到底該承擔什么責任

      本月初,王晶在媽媽的陪伴下,向武漢江漢區(qū)花樓街派出所報了警,但民警稱這是民事行為,警方不便介入。王晶的媽媽曾前往宜昌找過張某和揭某,發(fā)現(xiàn)她們也是兩名90后女孩,根本不肯多談,完全不愿承擔責任。昨日,記者反復撥打張某電話,她一直沒有接聽。

      記者就此咨詢湖北乾行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華,他說王晶被人誘導,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在網上貸款,這個債務關系是成立的。但這種借貸合同不符合王晶本人的主觀意愿,是可以與平臺重新商榷還款條件的。至于張某和揭某,雖然有蒙蔽行為,但尚未夠成刑事犯罪。王晶在被網上平臺催債時,也可向張某和揭某追償。

      張華特別提醒,王晶目前只是碰上了借貸糾紛,一定要用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通過法律手段去解決,千萬不要做出過激舉動。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