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23張警示牌診出城市管理拖延癥
      2018-03-17 12:44:00 來源: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3月14日,市民周爹爹反映,洪山區(qū)和平街羅家港路人行道旁,有一處圍墻炸裂成了危墻,一兩年都沒有處理,存在安全隱患。記者探訪發(fā)現,這段百米左右的危墻,一共掛了23個警示牌,墻邊的人行道依然有行人通行。(看楚天app3月14日)

      “危險!”、“小心危險坍塌!”、“請勿靠近!”紅底大字的警示牌,醒目嚴肅,短短100米,每兩三米就有一個,生怕信息傳達不到位,這情境看上去簡直是千鈞一發(fā),十萬火急。但誰能想到,看上去這么著急的事,竟然拖了兩三年都沒解決。大家每天走在這一字排開的警示牌旁邊,內心也是充滿了疑惑吧。有功夫掛這么多牌子,為啥不拆除危墻,消除隱患,這不是干打雷不下雨嗎?

      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警示牌的主要作用,不是警示,而是告知,告訴大家:這件事我們知道了,已經處理了,掛上了警示牌,再被砸到,那就是你們自己不小心了哦。無形之中,這些不費事的小牌牌還有了免責的功效,實乃一箭雙雕。也可能,本來是打算處理的,但掛上警示牌之后,看著一時半會兒沒出事,手上事情又多,就先擱置了。結果,一擱就擱了下來,每次居民一投訴,就再去掛一塊警示牌,再提醒自己一次,下次,下次一定把這事給辦了。我生待下次,萬事成蹉跎。

      警示牌不是平安符,更不是擋箭牌,不能讓危險化于無形,也不能讓責任就此轉嫁。危墻如果不整修,就會一直是危墻,或者最終變成垮塌墻,掛再多的警告牌,也不會變成安全的好墻。當然,看到警示,大家或許會長個心眼,拉開距離,但說句實話,危墻緊靠人行道,人行道外就是機動車道,能避到哪里去?究竟是危墻旁邊更危險,還是機動車道上更危險,這還真是個讓人煞費苦思的問題。大家伙過日子,只求個安居樂業(yè),便利舒心。健全高效的城市管理,應該讓居民放心大膽地走在人行道上,而不是小心翼翼地行于危墻之側。

      23塊警示牌是一張張尷尬的診斷書,一針見血地指出城市管理患上的“拖延癥”,癥狀是表態(tài)多、行動少、落實差。治療方法只能是嚴格管理,嚴加督促,嚴肅問責。唯有讓相關部門切身體會到民眾內心的焦灼和困窘,有“不趕緊處理就有大麻煩”的緊迫感,才能真真切切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把辦事效率提起來,讓漂浮的作風沉下去。

      不過,總有些事一下子弄不完,警示牌也還是需要掛的,那么該怎么掛比較合適呢。建議除了讓人虎軀一震的警告語之外,牌子上最好也詳細寫上整改方案,整改期限,預期效果,責任人及聯系方式,有步驟,有計劃,有落點,事情才像個要辦的樣子。既是給居民們一個安心一個盼頭,也能成為群眾監(jiān)督的依據,更是相關部門自我督促,治療“拖延癥”的良方。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