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8年,整個游戲市場份額還在持續(xù)走高。但具體到游戲廠商,依舊是由騰訊、網易兩家占有絕大部分的市場,去年騰訊網易兩家的游戲總營收占比整個游戲市場超過7成。今天,iOS游戲暢銷榜TOP10被騰訊網易全包,進入2018年以來,這幾乎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并且在TOP20中,僅有3款不是這兩家發(fā)行的游戲。
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其他的游戲廠商會有怎樣的產品儲備以及沖擊暑期檔的資本呢?
手游那點事整理了2018年第三季度67家廠商預計發(fā)布的198款(除去聯(lián)合發(fā)行的重復產品)新品。我們從中發(fā)現了一些行業(yè)新趨勢,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了廠商們是如何看待未來的競爭,如何布局未來的游戲市場的。(文末附Q3新品完整表格,可長按保存)
一、降低試錯成本,接近4成游戲新品都有IP傍身
從整體情況來看,在手游那點事整理的近200款手游產品中,IP產品有73款,占比接近四成。其中,騰訊Q3上線的11款手游全部都是IP改編之作;網易預計發(fā)布的6款手游新品中,帶有IP標簽的也占據了一半。不僅大廠對于IP更加重視,中小廠商更是如此。
廠商們對于IP情有獨鐘的情況可以說是常態(tài)。2013年,IP改編手游的概念就已經開始萌芽,不過成功的IP產品少有。但經過幾年的發(fā)展,到現在雖然IP熱潮有所下降,不過也真正從瘋搶期步入到了冷靜期,并且廠商們的IP打法更加純熟。而在流量緊缺、用戶紅利幾乎耗盡的市場環(huán)境下,IP仍然是降低用戶獲取門檻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就不奇怪為什么至今廠商們還是以IP作為主要的市場推進手段。
另外,iOS暢銷榜排名趨勢也很能說明這一問題。在今天(7月4日)iOS 暢銷榜TOP10中,8款都是IP改編產品,并且TOP20中IP之作也多達16款,頭部位置基本被IP產品包攬。這也就意味著IP打法在手游市場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于長線的用戶積累有著很大影響。
從具體的IP類型來看,在這73款IP產品中,游戲IP改編手游數量最多,占比高達33%。其中端游IP占比最高,而頁游IP改編產品較少僅有一款,單機游戲IP改編也開始頻頻出現在手游之列。此外,借著世界杯熱潮,游戲廠商代理了一些海外體育類游戲,因而主機游戲IP也在Q3中有一定的展現。
除了和手游產品有更直接重合度的游戲IP之外,動漫IP、小說IP以及影視劇IP也頗受游戲廠商青睞,動漫IP占比28%,影視劇IP占比18%,小說IP占比17%。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手游預計Q3發(fā)布的戀愛養(yǎng)成手游是以真人偶像SNH48為IP,這在國內游戲市場上還是比較少見的。
二、五分之一的廠商都去做SLG了
從游戲類型上來看,Q3近200款新品還是以手游市場常見的角色扮演、卡牌類為主。這些品類游戲有著高ROI的特性,同時相對固定的玩法套路對于部分游戲廠商而言門檻并不高,因而在新品的數量上一直保持較高的占比。
不過相比這種常態(tài),SLG品類手游到了今年仍然勢頭不減,愈發(fā)受到游戲廠商的關注,長生命周期、高LTV等特性使其躋身于手游市場主要品類。在手游那點事統(tǒng)計的這67家廠商中,五分之一都在SLG品類上有所布局,包括英雄互娛、莉莉絲、多酷游戲、互愛互動、飛流移動、玩友時代、星輝游戲等。今年Q3共計有14款SLG手游蓄勢待發(fā)。
2017年開始SLG品類在國內崛起,大廠的入局可以看作是SLG品類在市場占有重要份額的主要標志。從去年到現在,包括騰訊也接連發(fā)布了兩款自研SLG手游《亂世王者》和《我的王朝》,另外在此期間還代理發(fā)行了包括《三國群英傳-霸王之業(yè)》等SLG產品。
而在今天的iOS游戲暢銷榜TOP100中,SLG手游有10款之多,其中《亂世王者》從去年下半年上線以來幾乎穩(wěn)居榜單TOP10,網易的《率土之濱》2015年年底上線,至今還保持在iOS暢銷榜TOP20左右。SLG品類的吸金能力以及生命周期可見一斑。
三、MMO多達34款,從題材上著手,不局限于武俠、仙俠
我們常說MMO已經是紅海,想要從眾多同類型游戲中突圍并不容易,不過這并不妨礙廠商們一頭扎進去。在手游那點事統(tǒng)計的Q3新品中,MMO手游共計34款,也是所有品類中數量最多的,可以預見今年MMO市場也將保持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
從市場上的眾多MMO產品來看,畫面、玩法、社交、題材、包體大小等都可能是廠商考慮的市場突破口。雖然目前新品還未上線無從得知具體表現如何,不過就廠商提供的游戲信息來看,借助IP引流是比較通用的方式。第三季度MMO新品中IP改編之作占比近60%,而騰訊Q3推出的4款MMO手游都有IP傍身。
除此之外,在題材的選擇上,廠商們并不僅限于國內用戶一貫喜愛的武俠、仙俠類。和去年Q3相比較,今年Q3武俠題材的MMO手游數量銳減,不過仙俠較為穩(wěn)定,其中五分之一都是仙俠MMO。值得注意的是,西方魔幻、東方玄幻、科幻、神話、等較少涉獵的題材也逐漸得到廠商關注,試圖從較為新鮮的題材上尋找紅海市場突破口。
具體到廠商上來看,騰訊Q3的四款MMO手游題材涵蓋仙俠、魔幻以及東方玄幻,偏向于主流用戶的喜好。除騰訊之外, 盛大游戲、中手游等都在MMO上進行了重點布局,其中傳奇類是主要產品。
四、不僅僅是“卡牌+”,“玩法融合”成為了未來的競爭突破口
除了MMO之外,卡牌也是眾多廠商從2014年開始孜孜不倦推出的品類。Q3新品中卡牌類手游數量排在第二,共計32款。
從玩法上來看,卡牌游戲大體已經朝著“卡牌+”的趨勢發(fā)展,其中不乏“卡牌+即時戰(zhàn)斗、卡牌+放置、卡牌+模擬經營、卡牌+SLG、卡牌+消除”等等。由于市場競爭力較弱,如今單一的回合制卡牌玩法很少。從僅以卡牌單體為表現形式的1.0時代到動作卡牌,再到“卡牌+”,玩法融合已經成為卡牌品類的主流展現形式。
除了卡牌之外,其他品類也呈現這一趨勢。比如,英雄互娛《戰(zhàn)爭與征服》主打RTS+SLG、東品游戲發(fā)行的《村莊日記2》強調消除+模擬經營、蝸牛游戲研發(fā)的《求生:英雄峽谷》將MOBA與“吃雞”玩法相結合,類似這樣的兩種、甚至三種的玩法組合,在Q3新品中相比以往更加明顯。在經過市場檢驗的游戲玩法上做合適的加減法,或許這會是未來的競爭突破口。
五、精確市場定位,廠商們避開鋒芒涌入細分領域
不論是IP打法,還是題材選擇上劍走偏鋒,又或是從玩法融合上做創(chuàng)新,其中也凸顯了游戲市場競爭又進一步白熱化升級。而在尋找更多突破口的同時,更多廠商也在MMO、卡牌、ARPG、休閑等主流品類之外,選擇闖入細分市場尋找機會。
在廠商預計發(fā)布的Q3新品中不乏解謎、模擬經營、戰(zhàn)棋、女性向、Rougelike、沙盒、AVG等細分品類游戲。今年以來,不論是通過代理還是自研,廠商們對于細分品類有了更多的投入。從比例來看,這些細分品類疊加在一起,總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在騰訊、網易兩家游戲總營收占據七成以上的競爭環(huán)境下,大廠重點布局的主流品類中機會不大,反而是在細分品類或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新一輪的用戶流量爭奪戰(zhàn)中,游戲廠商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對市場都有更加準確的定位,選擇在擅長的游戲品類深耕的同時,對于有較大機會的市場稍加嘗試。
比如正值世界杯,體育競技類游戲(足球游戲)數量也有所增長。比如網易代理了兩款體育類游戲《潮人籃球》、《實況足球》,咸魚游戲同樣有兩款,分別是《最佳陣容》以及《球王之路》,天馬時空的《熱血足球》蓄勢待發(fā)。而在倍受關注的女性市場,西山居、騰訊、炫蹤網絡、疊紙游戲、凱撒文化等廠商都將在Q3推出女性向新作......
總結
在不到三成的市場盤子里,各家廠商都開始了自己的變招。
Q3預發(fā)布新品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