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六月综合在线观看,91国在线国内在线播放,麻豆国产在线视频区,国产二区三区

      <object id="iqmuo"></object>
    1. <object id="iqmuo"></object>
    2. 為賽道而生,為民用而來 解析e-tron技術
      2016-07-20 23:30:00 來源:搜狐汽車

        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奧迪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e-tron A6L(未引進,僅展示用)。那么作為最新的電動混動科技代表作,e-tron是什么?其又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技術呢?目前奧迪e-tron最成功的應用又在哪兒呢?今天這期技術簡析,我就來回答上面的這些問題。

      \

        先來說說e-tron的技術和來源吧:“e-tron”由英語“電子(electron)”一詞演變而來。這個詞清晰地表達了奧迪電動車的動力之源,更明確的說,凡是帶有e-tron的車型,就一定是電力驅動或是半電力驅動的。就像quattro代表奧迪的全時四驅技術與全時四驅車型一樣,e-tron代表了奧迪的電動科技與電動車型。

      \

        2009年,奧迪在法蘭克福車展發(fā)布了首臺帶有“e-tron”命名的車型:一款電動概念車。這款概念車擁有比奧迪R8更為夢幻的外形,它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僅需4.8秒,續(xù)航里程達到248公里,最高車速被限制在200公里/小時。而驅動這一切的,則是4臺電機驅動4個車輪的復雜技術。嗯,其實說白了也不是很復雜,就是我們常說的輪邊電機,只不過奧迪做到了每個電機獨立分配扭矩,這樣保證了整車在彎道性能上的提升。

      \

        隨后從2009年至今的短短5年間,奧迪共開發(fā)了十余款被稱為e-tron的概念車或技術原型車。這十余款e-tron嘗試了各式各樣的電動技術,模擬了各類顧客的用車需求。比如純電動的A3 e-tron概念車,半電動半柴油動力的e-tron Spyder跑車等等。

        下面我就用A1 e-tron來講一講,奧迪e-tron技術在民用車領域的最典型應用。

      \

        上圖就是A1 e-tron的電力驅動結構圖,可以看到其將高壓鋰電池組放在了后座椅下方,然后通過高壓輸電線將電壓傳輸?shù)轿挥谇拜S的驅動輪部分(奧迪管它叫:Electric traction motor)。有意思的是,其應用了一套燃油增程系統(tǒng):在電池整體電壓不足時,位于后備箱的一臺小型轉子發(fā)動機將會自動啟動,帶動發(fā)電機進行充電(奧迪管它叫Range Extender generator module,指的就是這個增程轉子發(fā)電機)。系統(tǒng)將會自動判定目前的電池狀態(tài),在低電壓或是能耗突然上升時(急加速,爬坡),位于后備箱的這個增程系統(tǒng)就會進入工作,一切并不需要駕駛員自主控制。只有當增程系統(tǒng)的燃油不足時,你才需要為這個小轉子發(fā)動機補充燃料,這也是你除了電費以外唯一的開銷。

      \

        雖然A1 e-tron與平常的混動車型一樣,也需要加油,畢竟位于后備箱下面的轉子發(fā)動機還是需要燒油的。但不同的是這臺轉子發(fā)動機由于其只需要驅動發(fā)電機,而非直接驅動車輛前進行駛,所以其自一啟動開始,就能夠一直保持在最大經(jīng)濟轉速區(qū)間,以此來獲得最好的節(jié)油效果。所以對于增程電動車來說,A1 e-tron可以說是效率極高的一個設計。后來由雪佛蘭開發(fā)的“Volt沃藍達”車型,其電動混動原理也與A1 e-tron的這個差不多,可見奧迪的前瞻性非同小可。

        那么說了半天,奧迪的e-tron技術最為成功的應用在哪方面呢?答案就是下面這臺車:

        R18 e-tron Quattro

      \

        看到這里你可能又迷糊了:哎?這車不光外形科幻,怎么名字里又是e-tron又是quattro的?

        其實,這是一臺以e-tron電動驅動技術為主,通過e-tron實現(xiàn)四驅功能(quattro)的勒芒原型車。奧迪R18 e-tron quattro賽車的TDI(Turbo Diesel Injection,柴油渦輪增壓共軌直噴)發(fā)動機永遠只驅動后輪,位于前軸的電動機按需求推動前輪。當柴油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同時工作時,這款賽車就變成了一部四驅油電混合動力賽(quattro)。

      \

        具體來說,R18的主要動力來源為一臺3.7升渦輪增壓TDI柴油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大概能夠提供558匹馬力,并且這558匹馬力全部用于驅動賽車的后軸(這臺TDI發(fā)動機搭載了奧迪的電子渦輪技術,以后我會專門做一期電子渦輪的解析)。

        在車頭部分,有一臺KERS動能回收裝置用于收集賽車減速剎車時的能量,隨后它們被儲存在一個高速旋轉的飛輪中(就好像發(fā)條一樣,減速時發(fā)條被旋緊,儲存能量)。在車手出彎踩下油門時,被儲存的能量全部被輸出在前輪上,驅動車輛更快速地出彎并且大大提高了車輛的循跡性和穩(wěn)定性(想象一下發(fā)條被旋緊后猛地釋放時的場景)。那么前軸的這套飛輪能夠儲存并輸出多少馬力?答:大約為272匹,所以系統(tǒng)總輸出功率大概在830匹馬力左右。那么,這套由飛輪動能回收和傳統(tǒng)柴油引擎共同配合工作的系統(tǒng)就叫e-tron quattro。

      \

        搭載這項技術的奧迪R18 e-tron quattro戰(zhàn)車在參賽第一年就取得了勝利?,F(xiàn)在,奧迪R18 e-tron quattro已經(jīng)連續(xù)3年捧回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獎杯。

        結語:

        作為技術的反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一直在勒芒賽事中屢戰(zhàn)屢勝的奧迪戰(zhàn)車的王牌技術被慢慢民用化,大眾化了。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些掛著e-tron名頭的種類繁多的概念車與量產(chǎn)車的由來,正是由于奧迪在勒芒的巨額研發(fā)投入,才使得我們在民用市場上有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奧迪e-tron,這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證明了緣自跑車和賽車的尖端技術,只要廠家有耐心去解決耐用性和成本等等一系列問題,那么最終這些技術都能夠使得普羅大眾均能得益其中。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