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那可是一項令國人自豪驕傲的傳世工程。中國人第一次舉辦世博會,就有12項紀錄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之最:參展規(guī)模最大,志愿者人數最多,主題館屋面太陽能板是目前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12條記錄每一條都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辛勞和汗水。但你知道嗎,上海世博會還有一道堪稱燦爛的建筑藝術風景,那就是世博會湖北館的鋼結構工程!該工程因用5000多塊曲線鋼板連成漂亮的波浪形而閃耀一時,被稱為“世博園最酷鋼結構”,而對應的5000多塊彩衣鋁板為場館拼出漂亮絢爛的彩衣,更是讓湖北館美輪美奐,錦上添花。
但事實上,“世博園最酷鋼結構”工程絕非一般企業(yè)所能做到,而打造絢爛的彩衣也需要足夠的耐心、責任心和專業(yè)度。能打造出如此精美絕倫的工程,作為世博會湖北館內外裝飾施工方的湖北建藝裝飾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藝)總經理黃滎居功至偉。劉振杰記者專程采訪了黃滎女士,與她共話當年世博會湖北館的精彩瞬間和難忘記憶。
世博會湖北館:流傳后世的經典工程
因為上海世博會湖北館設計瑰麗奇巧,風格大氣磅礴,裝修精彩絕倫,2011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專家評估論證,決定由潛江市人民政府按湖北館原貌復原重建,2014年5月已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世博會湖北館已經成了流傳后世的經典。記者向黃滎談及此事,她也是滿滿的喜悅和自豪,但回憶起當初的艱辛,她也是頗多感慨:“上海世博會湖北館當時是我們公司傾盡全力打造的重要項目,壓力很大,但公司上下也都橫下一條心,不管有多困難必須堅決拿下!”
世博會作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風采的窗口,每一個場館都關系到國家形象和文化氣質,而湖北館則是湖北向全球傳遞荊楚文化形象的絕佳通道,用黃滎的話來說就是“茲事體大,馬虎不得,只許勝不許敗”。據了解,湖北建藝公司在拿到項目承建權后,無論計劃、施工還是檢驗監(jiān)督都做足了功夫,甚至敢于質疑項目設計方案,從安全問題論證到環(huán)保材料選擇,提出過不少合理化建議,最終提出的方案獲得了湖北省政府認可。“現(xiàn)在看來是流傳后人了,但當時絕不敢這么想,只是想著怎樣做好,怎樣才算不辜負湖北人民的重托,因此也是豁出去了,連設計專家的方案我們都不放過!”黃滎笑稱。
“世博會最酷鋼結構工程”湖北造
沒錯,豁出去了。正是因為以黃滎女士為代表的湖北建藝團隊敢于“豁出去”,才有了后來世博會湖北館的傳奇。回到開始的話題,當記者問及“世博會最酷鋼結構工程”時,她微微一笑,臉上寫滿勝利之后的云淡風輕:“沒錯,5000多塊曲線鋼板連成漂亮的波浪形,以水波浪和鳳舞構成美輪美奐外形,說是最酷一點都不為過,即便是世博會這樣浩大的項目,我也敢這么說。”
“世博會最酷鋼結構工程”長什么樣?黃滎打開電腦,邊向記者展示圖片邊介紹:“展館鋼結構骨架建成后基本上是這樣的:巨大的灰色鋼板在是一道道跳躍流動的‘水波浪’,展館分上下兩層,下層供普通游客參觀,上層是貴賓游覽區(qū),可從空中探到舞臺中間,身臨其境體會夢幻水世界。”記者參觀圖片后發(fā)現(xiàn),世博會湖北館的裝修結構上下和諧渾然一體,而水波浪則讓整個展館變得靈動,的確是集實用性與美學性于一體,非常令人震撼。
細節(jié)決定成敗 打造完美項目
圖片煞是好看,但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卻讓黃滎及其施工團隊操碎了心。“每天都在調修細節(jié),生怕有一絲一毫疏漏和錯誤,要知道這可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黃滎回憶說,為了表現(xiàn)場館外觀的水波紋造型,需采用曲線鋼板拼接,故制造工藝十分繁雜,鋼板先期分別在武鋼和江蘇一家鋼結構廠加工成一塊塊組件,然后再運到現(xiàn)場焊接和拼裝。因加工工序是別的企業(yè)完成,時間上不能完全把控,無形中也造成了施工時間的緊張,對鋼骨架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中午12點其他單位的人都在吃飯了,我們公司還在安排電焊工站在腳手架上對場館大門附近的鋼骨架做最后的修補!”說起往事,黃滎滿腔感慨。
具體施工過程中,黃滎及湖北建藝團隊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心,力求打造臻于完美的項目,以此回報湖北省政府對湖北建藝的信任。據了解,世博會湖北館項目施工周期短,只有短短的42天。為了讓項目盡善盡美完美無缺,黃滎及湖北建藝團隊制定計劃狠抓執(zhí)行和細節(jié),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人員,幾乎每天都到場,對場館局部細節(jié)進行不厭其煩的調整改進修飾。比如原有設計圖紙中,大門正中間有一根柱子,但黃滎她們分析以后認為該柱子給人以壓迫感,經過反復討論和慎重研究,大家一致決定把這根柱子拿掉了,拿掉之后的視野效果是更寬闊,更大氣敞亮;還比如原有設計是進門要上一個臺階,黃滎及其團隊覺得太粗糲,不夠平和完整,經一致討論通過,最終改成了一個緩坡,做出來的效果連設計方也拍手叫好:“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湖北館做得好不好,細節(jié)很重要,這事關乎所有湖北人的顏面,馬虎不得!”黃滎認真地說。
與時間賽跑 用嚴謹呈現(xiàn)質量
至于那5000多塊彩衣鋁板,也是頗值得一提的。在這一重要工序上,黃滎要求大家要做到兩點,首先是必須抓緊時間,不能因此耽誤整體進度。因時間要求緊,黃滎下達命令,中旬必須拼出首面彩墻。領導一聲令下,部屬也是齊聲吆喝,共同前進,為了拼出第一面彩色墻體,湖北館施工現(xiàn)場隨時都有湖北建藝的員工在工作,最多時共有40名工人同時施工,精誠團結協(xié)調一致的結果是高質量好高效率:“湖北建藝是一個高效團結的集體,執(zhí)行力非常強,說做就做,從不拖泥帶水,這是我這么多年來非常欣慰的事情。”黃滎表示。
其次就是追求嚴謹,兌現(xiàn)細節(jié),不能因為工期緊而忽視了質量?;貞浧鹜?黃滎至今記得在湖北館外面的一張桌子上堆著厚厚一摞牛皮紙,牛皮紙上用號碼編號并注明了尺寸。“一名年輕人正拿著鋼卷尺逐一進行核對。”黃滎說。年輕人在核對什么呢,黃滎解釋道,他是負責為工程“穿衣服”。因為按設計圖要求,要對場館鋪設5000多塊彩色鋁板,然后拼接成美麗圖案,而整個工程要用的鋁板全是彎曲異型的,要完成拼接必須選用牛皮紙畫出樣板,比照圖紙裁剪才能完成拼接,因此才會出現(xiàn)那樣一摞牛皮紙。
人在蓮花中穿行,魚兒在水中暢游,桃花水母在水中綻放……世博會湖北館向世界展示了一幅人與江湖和諧相處的荊楚畫卷。黃滎和她的湖北建藝團隊,就是這樣一步步腳踏實地而又靈活創(chuàng)新,打造出了世博會湖北館這樣一個完美項目。據了解,當時的湖北館竣工完成后分為入口展項區(qū)、等候展項區(qū)、主展項區(qū)、輔助展項區(qū)、特別展項區(qū)五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有非常高的設計和施工水準。尤其主展項區(qū)“上善若水•春色滿城”,以水為媒,通過環(huán)幕、紗幕、立體地幕系統(tǒng)的完美結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湖北作為千湖之省的燦爛與輝煌。項目一經推出,即得到設計方、世博會主辦方的首肯和稱贊,而參展伙伴和觀眾來到湖北館之后,更是被這里的如夢如幻的“湖光水色”所吸引,人們紛紛熱情稱贊,不少人流連忘返,世博會湖北館的“傳奇”旅程就此開始。
2010年11月,上海世博會結束后,湖北省政府鑒于世博會湖北館的卓越表現(xiàn),決定以“易居”方式予以復制保留。為此湖北省宜昌市、隨州市、潛江市和武漢市東西湖區(qū)甚至對湖北館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zhàn)",最終花落湖北潛江,世博會湖北館得以完整保留“再續(xù)來生”,而黃滎女士和其率領的湖北建藝公司,也因此名聲大噪,和總公司深圳建藝裝飾集團一起,逐漸成長為國內知名的建筑裝飾行業(yè)知名企業(yè)品牌。